【原文】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译文】
对读书人不尊敬,是国家的灾害,治理国家 定要优待读书人。
【释评】
读书人作为民众中的精英人物,他们的态度和立场对民众有很大的影响力。一旦征服了他们,让他们俯首帖耳,统治者御民的阻力就消减了许多,也消除了御民中的最大难题。读书人向来是难以驾驭的,礼待他们作为一种手段,在历朝历代都被证明颇有功效。读书人虽不怕社会的不公和环境的残酷,但他们脆弱的感恩心理却往往会使自己陷入“知遇”的迷团,面对突如其来的好处而不知所措了。
【事典】高抬读书人的乾隆
清朝的乾隆皇帝表面上对读书人十分尊重和厚待,他曾规定见了大学士一类的“高级知识分子”,皇族的老老少少们要行半跪礼,称“老先生”;如果这老先生还兼着“师傅”,就称之为“老师”,自称“门生”或“晚生”。
如此礼遇,皇族中人起初大惑不解,心有怨言,有人就对乾隆皇帝说;
“陛下这样高抬读书人,无形中却计皇族中人威严有损,此事关系国之命脉,陛下当慎思之。”
乾隆早料皇族必有不解,他也不加训斥,只耐心解释说:
“我朝为了长治久安,永保天下,就不能愚昧固执。读书人是国之栋梁,对待他们有所礼遇,不仅可以换来他们的感恩图报,更可计天下百姓知我大清敬士礼贤,如此方能让他们诚心归服,不生异念。”
皇族元老并不认可乾隆的言词,他们有的便阳奉阴违,对大学士颇有责难。乾隆皇帝知晓后,他又耐心对他们说:
“统治天下万民,只要把读书人首先制服,他人便不难驾驭。读书人有头脑有名望,他们在百姓中若振臂一呼,极善言词的他们定能让许多人信而盲从。不把读书人笼络住,朕就无法治国,亦难御民了。”
乾隆皇帝为了自己的皇权永固,不仅广开科举,让读书人入朝为官,还不断特开博学鸿词科,使那些自命遗老或隐居个仕的读书人由地方官员荐举上来,由他直接面试。
博学鸿词科的开设也曾让一些大臣颇为紧张,有的便上奏指出说:
“自命隐士的读书人,多是对朝廷不满之徒,他们虽不敢公开和朝廷对抗,却也牢骚满腹,这样的人一旦入朝为官,当是朝廷的隐患,望陛下明察。”
乾隆皇帝见此奏不少,心中暗笑,他为此义公开告谕群臣说:
“朝廷选拔贤良,厚待他们,百姓方觉朝廷的仁德。如果任其在野,鼓噪生事,那才是朝廷的失策呢。皇恩浩荡,如他们有人真的不识抬举,却也与朝廷无关,反显他们存心闹事,不识大体了。”
博学鸿词科一共搞了二次,录用24人。录用者感激涕零,未录用者也无面目再讽刺朝政了。
有一个叫顾栋高的读书人被乾隆皇帝面试录用,因为他对答得体,乾隆皇帝当即就授予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职。顾栋高不想皇上如此厚爱,马上惶恐说:
“罪臣无尺寸之功,自不敢坐享禄位,陛下不治罪臣先前言过之失,亦是罪臣万幸了,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乾隆皇帝一笑,开口说:
“你不知朝廷恩义,非议之罪情可免之。为朝廷建功,自可享有名分,惟望你今后勤于政事,不要让朕失望。”
顾栋高从此一改前非,为政勤勉异常,再无一句牢骚。有人说他大志全无,他却放怀一笑道:
“读书人贵在明礼知节,如今皇上英明,皇恩逾海,倘若不思报效,岂不枉读圣贤诗书吗?”
顾栋高年老辞官时,乾隆皇帝竟亲自书写了两首七言诗赐给他,以示褒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又亲赐御书,特封他为国子监的祭酒官。乾隆皇帝还告谕史官说:
“儒林不可不记,像顾栋高这样的读书人,不能让他们淹没无闰。”
于是,史馆中便特设了《儒林传》这一名目,专门编写读书人的学术生平。
对读书人的轻视,各级官员部十分严重。为此,乾隆皇帝总是告诫他们,不可短视误国。官员上奏的奏章,如有对读书人不屑的议论,乾隆皇帝便会马上批驳,他甚至说:
“朕天天读书论道,因此,朕也不过是个书生罢了,书生当真无用吗?”
乾隆皇帝的“文治”,实有大成,这与他的厚待读书人的策略是分不开的。
【原文】
士子骄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译文】
读书人的骄傲和放荡,对老百姓没有好处,治理国家的人对这些人应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