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武力震慑
心理学上有一种具有非常普遍的现象被称为“从众心理”。
一般来说,当群体规模足够大大、心理凝聚力强、群体意见比较一致的时候,都非常容易产生于“从众”的行为。
当人处于某个特定的环境,在周围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人就会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随大流”。
华夏人自古以来这种群体性的从众心理,就表现的非常强烈。例如最具特色的“华夏式过马路”就是如此。
过马路红灯亮时,本来还打算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发现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了大家都闯,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事的想法,也就无所顾忌了……
还有很多像随地吐痰、贪小便宜、不遵守公共规则等很多现象,都是这种从众的行为。
考场外聚集的都是考生的家长,他们此时的心理状态都是完全一致的。都在期待着自己的子女能够有一个非常安静的考试环境,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任何声响的制造者都会被他们视为“大逆不道的罪人”。
而现在,这个外国女孩就是这样,触怒了这帮疯狂的家长,随后发生的事情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当大家都万众一心声讨这个狂按喇叭求救的外国女孩的时候,那个砸车的中年男人似乎得到了某种暗示……他做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群体高度的一致性使得他变得越发的无所顾忌,更加狂暴地砸了起来。砸碎了驾驶座一侧的车窗玻璃之后,他也没有伸手进去开车门,反而用石块开始砸其他的玻璃,引擎盖等等地方。
没一会儿,又冒出了两个家长也学着他的样子开始狂砸那辆小车。
那外国女孩在车里看到周围仿佛集体发疯的人群,整个人都吓傻了,也不再按喇叭了,两只手抱着头,蜷缩在车里,害怕地大哭了起来。
“够了!别再砸了!”
程亮所在的位置比较远,当他看到男子开始砸车就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了。但局面已经开始失控,他想要挤进人群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在从众心理已经蔓延开来的时候,少数保持清醒的人往往会被大众视为异类。这就是所谓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由来。
程亮对三个砸车男子的制止,不但没有引起众人的反思,反倒是激起了大众的声讨。
“滚一边去!你他嫲算哪根葱……”
“就是!他肯定是和这洋妞一伙的!”
“我认得你……你妹妹也在里面考试,她在这边按喇叭,破坏考场秩序,你还帮她说话!”那个率先拿石块砸车的中年人听到程亮的话立刻过来指责道。
程亮沉声说道:“她按喇叭是不对,可你砸人家车就对了?考场周边禁止鸣笛,可以找交警过来处理。你有执法权吗?”
“等交警来了就晚了!她按了这么多声,里面考生答题或许就会答错,错一题就是好几分……”虽然程亮所说的道理,这家长心里也认同,但他同样也有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