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定慧初修TXT百度 > 第1部分(第4页)

第1部分(第4页)

()免费TXT小说下载

5、发露忏悔。日新又新,德基于悔;讳恶自封,善无由迁。讳恶岂 君子,迁善非小人。欲完大事于将来,宁潜过患于今日?过而不潜,悔德尚 矣。

6、恳祷加持。《易》尚感通,爰立恳祷。恳祷曰感,加持曰通。感 而遂通。物且云然,君子胜行,宁忽乎?此密乘之所以重礼拜,而诸宗之所 以有祈祷矣。斯法也,大人犹驭,矧彼初机?

如是六法,行人朝斯夕斯,借助于彼,所作必办。

三、正修断除沉掉方法。

曰止曰观,从来以来,人人具足,个个圆成,亦非他得,不从师授,且 非修有。若修而有,小乘法、外道法、邪法也,讵正法、无为法、无上大法 邪?良以沉、掉二障,趋役行人,不驰则昏,遂昧本来。若无沉、掉,当下 即通。不求已得,及通也得也。沉、掉亦是本来一切,何非大用?若然,行 人未通、未得者,固不得言无修也。修者何修?去沉、掉耳。此开六法,果 当人直下,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尽,能所俱 泯,则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于焉千法皆赘,一法也无,况云六邪?检 之!勉之!

1、掉举时应修止;

2、昏沉时应修观;

3、修止修观于沉、掉仍不能去,应起经行或讽诵、持念、忏悔,总以远离为是;

4、掉多者,应多观五欲过患;

5、沉多者,应多思维定有功德;

6、沉、掉俱无者,应修行舍,稍缓功用,看止是何法,观是何行。能观所观,为自为他,自然头头上显,物物上明也。

如是等法,当人倘一觑觑破,曰止曰观,曰戒定慧,曰三藏十二,胜劣 一切等说,都成话柄也。讵不毅然大丈夫哉?苟自缚而求解,无病而长呻, 三世诸佛将奈尔何?

慧学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当用恰恰无。学学何道?会会何法?有学有会,恰恰学错会错。〃〃然则无学无会邪?〃曰:〃否否!有且错,况无邪?〃

进云:〃有无不居,学人究从何会?〃

先生曰:〃当人开眼阖眼,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即菩提道果也。菩提果者,慧果也。慧果者,佛果也。能如是即上趋乎三藐三菩提也。宁舍此而别有他学曰会取邪?故曰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或曰初机者不言修,云何达道?况今之修道者遍诸方,何邪?

先生曰:〃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船子诚曰:藏身处莫踪迹,莫踪迹处莫藏身。唤作修道人。不如密多曰: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蕴界。唤作修道人。百丈曰:即此用,离此用;离此用,即此用。唤作修道人。舍此不图,取善舍恶,观空入定,悉属造作,统摄驰求,讵知转求转疏,转疏转远,穷劫不能履乎上阶而趣慧果也,悲乎!悲乎!

〃六祖能曰: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者智慧也,三昧者正受也,舍此则邪则愚,而非至行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杂无染,来去自由,通达无碍,是为无念。若百不思,百不想,合眼瞑坐,常令念绝,即是法缚,乃边见也。不名无念,不名般若,讵曰三昧邪?马师曰:前念中念后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是法也,不历阶梯,亦无顿渐,悟此即登佛地,一切不假他求。曰上根,曰中根,曰下根,曰三学,曰多学,曰万行,曰一行,皆方便而言,就行人迷悟示践履差齐耳。今兹权开四法,导彼初机。若曰悟门极尘沙而罔罄,开一法已去多,固不计也。〃

(一)随体消

长庆叩百丈之室,曰:〃愿识佛性义。〃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庆曰:〃识得后如何?〃丈曰:〃如骑牛人归家。〃。庆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禾稼。〃庆从兹领旨,享受下半截风光,更不驰求。此随体消之楷范。是法也,易滞在体,而难脱落。古德曰:〃就体消停得力迟。〃

(二)从缘入

香岩击翠竹以明心,灵源见桃花而悟本,从缘也。古德曰:〃从缘入者得力强。〃盖谓其直切契证,而远离乎情缘意度也。

(三)依文字

依先圣教言,如理而知,如实而行,或观或止,以戒以诚,丕说诠乎已言,幽理彰于未著,句破《楞严》先型悟则,语阅玄沙竟彻,灵源曰:〃依文字。〃古德曰:〃从文字得力者弱。〃盖幽虽渐著,理难彻忘矣。

(四)参话头

此法至易至简,至高至玄,胜行中之特行,要法中之妙法也。以言乎义,空生莫赞;以言乎慧,身子莫诠;摄上中下三根,普过未现三际。行者何修,得闻此法?既闻此法,即得些法;既得此法,喻如金刚王剑,魔来斩魔,佛来斩佛,何坚而不摧邪?伊庵曰:〃是法也,穷未来际而不渝。〃知言哉!爰以六说,略尽其义。

1、话头之缘起

话头者,黄檗揭于前,妙喜倡于后,比来宗门下客,言趣乎入处,莫不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