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檀不甘心地追上前。
“你这样,谢大娘子知晓吗?”
“姨母就没发现你变了?”
“你得给我点好处,不然这么大的事,我瞒着姨母,良心上过意不去。”
王晏在前面走得潇洒,贺檀紧追不舍,终于他忍不住道:“那我自己去寻弟妹。”
这话让王晏停下来,那双清澈的眉眼中满是笑容。
“你说什么?”
明明听到了,却要他再重复一遍,贺檀看在银钱的份儿上,耐着性子:“我去寻弟妹,弟……妹……”
王晏伸出手:“将银钱存入钱庄,将票据给我,至于用多少银钱,那要听阿琰的意思。”
“知晓了,”贺檀道,“明日就办好。”
王晏又道:“不会给你出账目,亏钱也不会赔给你。”
这个贺檀还能不明白?他点头道:“这个我知晓。”没有账目是为了他们好,弟妹想得就是周全。
说完这些,两个人牵着马继续往衙署走,路过集市,刚好看到有人赶着骡车,从眼前经过,里面正是一块块佛炭。
王晏和贺檀驻足,眼看着片刻功夫骡车就被人团团围住。
“大兄、阿哥,”王铮快步走过来,“你们瞧见了吗?那是阿……大名府的佛炭,现在卖到了汴京。”
王铮说着还向那卖炭的人脸上张望,可惜那人他不识得。
王晏看着王铮,在大名府的时候,说得那么顺,刚刚怎么不往下说了?
“还早着呢!”王晏道。
现在那些盯着佛炭的人,想要顺藤摸瓜找到谢玉琰,他们恐怕要失望了。
“我这里还有大名府小报。十文钱一张,要不要买?”
听着小贩的叫卖声,王晏微微扬起了嘴角。什么都很好,只是可惜,他不能去找她。
……
郭雄、郭川兄弟带着船只在河道上清淤,与往常一样,他们低头卖力做着手中的活计,不去理会周围的情形。
他们刚出现在这条河道上时,就有几条船来打探消息。看着他们疏通水路,那些船只定然觉得很稀奇。
等到他们歇息时,那些船只还上前来攀谈。
“你们这是做什么?”
“清理河道。”郭雄也不隐瞒。
“这条河道早就不用了,”那些人道,“就算疏通好了,没有货物来往,你们岂非白费力气?”
到了这时候,郭雄就问那些人:“哪里的河道好?货物多?能让我们过去做买卖?”
那些人听得这话就是一阵笑。
怎么可能?
好河道都被四大家占了,郭家兄弟倒是也想抢一些买卖过来,差点就被送入大牢,如今死里逃生,总算想明白了,找了条没人走的河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些打探消息的人都懒得来了,郭家兄弟还是一如既往做着自己的活计。
这条河道根本就没有废置,不过就是来往的船只少了,疏于打理罢了,所以疏通起来并不难。
很快,河面就拓宽了不少。他们的船只已经能顺畅地来回运送货物。
他们就按大娘子的吩咐,带一些杂货过来,送去了在河阴开的几间杂货铺子。
不过,新铺子里的货物不便宜,加上河阴县的百姓还是习惯到常去的铺子里买物什,所以铺子没什么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