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你好数学作者是谁 > 第124章(第2页)

第124章(第2页)

“这里是奖金,这里是贺信,明天啊学校还要开个表彰大会,希望您二位可以出席。”

这边京北大学拿出了500w奖金的颁发证书,水木大学那边就临时加价,给了叶瑄1000w的奖金。

不过这笔钱,两位自然没收。

“各位领导,心意我们领了,钱我们就不需要了,这笔钱以学校的名义捐出去,算是我们两个人推动国内科研事业发展了。”

领导一阵的肉疼,一千多万啊,说捐就捐,没想到现在真有这么纯粹的学术人?

这也不是叶瑄和陈亦桐清高,属实是两个人不缺钱,作为知名交互算法公司背后的实控人,这点钱还不够他们公司10分钟的营业收入呢。

互相吹捧寒暄了一番,终于把人送走了,为了怕还有人找上门来,叶瑄和陈亦桐连夜收拾行李去投奔了颜时夏。

颜时夏硕士毕业以后在一家头部公募工作,两年就为自己在京北攒下一套小房子了。

第二天叶瑄直接请假没去实验室,陈亦桐有课没办法请假。为了怕被媒体记者堵住,陈亦桐悄悄通知学生换了教室。没想到课上了一半,门口还是被媒体堵住了。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有些官方媒体的采访实在推迟不掉,只能硬着头皮上。

好在陈亦桐这些年在叶瑄的训练下已经不怎么害怕聚光灯了,只要不正视那些记者的脸,他的躯体反应就不会很严重。

—请问您获得这个奖项有什么感受吗?

—很兴奋(没了)

—这是第一次有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您觉得这是不是标志着中国经济学科的进步呢?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这个模型的雏形是江池前辈在美留学期间完成的,谈不上国内的学科进步不进步吧,我是做数学研究的,我(爱人划掉改口)叶瑄是做算法的,国内经济学科的进步我们还真没发言权(这段不能播啊)

—关于奖金的用途,您有什么想法吗?比如捐赠出来帮助中国经济学科发展(记者其实是想引导陈亦桐回答的)

—奖金的事情,我和另一位获奖者叶瑄已经达成一致,全部留给江池在世的亲人,保障他们晚年生活。

这是记者第一次感觉到了铁锤砸棉花,竟然有人面对镜头会这么的“坦诚”,如果真原封播出去了,陈亦桐崇洋媚外的帽子就被扣上了。hr

()

span传送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