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师在自己面前离去,清虚轻出一口气,自己在不能说出所有事情的情况下,只能稍微提点一下老师。想必老师和大师伯太上老君定能想出办法。
突听得西方梵唱大作,一佛声道:“善哉!善哉!我今为佛,当立法界;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严丽之事皆悉平等无有差别,犹如西方极乐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我于此界阎浮提中现转法轮。非但我身独于此中现转法轮,一切诸佛亦于此中而转法轮。以是义故,诸佛世尊非不修行如是十事。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此界即名为婆娑净土,立现在佛释迦牟尼如来尊者,开小乘佛教。南无释迦牟尼如来!善哉!善哉!”却是释迦牟尼佛,立小乘佛教。
这时娲皇宫中,闲坐的女娲娘娘唤来巫妖大战后一直在自己宫中避难的妖族十太子陆压道:“你与那小乘佛教有段因果,却该去做那小乘佛教过去佛。”
这陆压停了女娲娘娘吩咐便离开娲皇宫,西进中央婆娑净土,拜见释迦牟尼佛。只见他现了头顶庆云,庆云之中一轮明日,之中有三爪金乌之相。突然,庆云化为佛光,明日化为金身佛陀,其手掌仰置,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拇指相触,置于脐下,为法界印。却是陆压得证菩提,为小乘佛教过去大日如来佛。
至此,佛教确立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一时大兴无两。
这日灵台方寸山上一间静室前,释迦摩尼站于屋外说道:“释迦摩尼求见道友一面,还请道友赐见。”
释迦牟尼话音刚落那静室之门便开了,释迦牟尼知屋中之人允自己入内便进入静室之中。
进入静室之中,释迦牟尼向蒲团上之人打一稽道:“数年未见,师妹一向可好。”
这静室之中蒲团之上坐的不是别人正是那盘古上清圣人截教通天教主四大亲传弟子中的龟灵圣母,这龟灵圣母在万仙阵中被接引道人也就是现如今的阿弥陀佛所擒但却未像原著中那样被那蚊妖吸食,而是被接引道人带回西方。龟灵圣母在被带到西方后,并没像那截教三千红尘客一样被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以**力大智慧渡化,渐渐消了心中对截教的眷恋,投入西方。而是被软禁在灵台方寸山上。
“今时你已不是上清多宝,师妹二字再无从提起。”静坐的龟灵圣母也不睁眼之时淡淡的答道。
释迦牟尼长叹一声道:“道友,今日我来是有一事相商。”
~~~~~~~~~~~~~~~~~~~~~~~~~~~~~~~~~~~~~~~~~~~~~~~~
好多读者大大说这一段无聊,豫章也知道这部分有些枯燥,可却不得不交代清楚一些配角。不过大家放心,明天正式开始进入西游情节,到时候西方可是有近十位准圣了,到时候看看清虚怎样应对。
………【第九十一章。观世音菩萨 清虚道统】………
“如是让龟灵投入佛教的话那就不必再说了。”龟灵圣母仍未睁眼只是淡淡的回答道。
释迦牟尼挺龟灵圣母之言仍开口说道:“只要道友做我大乘佛教教主协侍指至下一量劫便可回归截教到时定无人阻拦。”
“此话当真?”龟灵圣母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道友尽管放心,我佛教两位圣人之言岂能有假。”释迦牟尼见龟灵圣母有些意动连忙出言道。
圣人自然言出如山,没有悔改。龟灵圣母听到释迦牟尼说西方二圣答应便放下心来。
释迦牟尼听到龟灵圣母答应,便带龟灵圣母去见阿弥陀佛。龟灵圣母见到阿弥陀佛也并不上前行礼,阿弥陀佛知道龟灵圣母对自己将她擒来西方心有怨恨便也不见怪。而后龟灵圣母化为观世音菩萨作为阿弥陀佛协侍,又以手中日月珠化为佛教佛子诸天世界,毫光照耀寰宇。
……
转眼五百年已过,青峰山紫阳洞中,自从昆仑山玉虚宫回来便再未下过山的清虚,这日清虚唤来杨晓莲吩咐道:“晓莲,下界有一人与你有师徒之缘,你去收她入门吧。”
杨晓莲听到师父之言,便出了紫阳洞下了青峰山划破虚空,出现在人间界祖星地球上。在她从三界缝隙出来的一刻,便感到这里的天地灵气远远比不上地仙界,不仅觉得此处浊气上涌,更是有那红尘七情六欲之气在上空纠缠不休。杨晓莲感叹不已:“想不到才两百年左右,这人间界却是不复昔时胜境了,实为可惜啊!”
杨晓莲来到了九州中原之地,降下云头,化作一老妪。如今的九州却是东周春秋时代,已有了百家争鸣的前兆。
话说在周有一女子名叫骊山女,自幼好修道法,时拜三清,当时逢那水中有一蛇妖作怪,危害四方,骊山女披挂执剑斩其于水下。一场好斗,惊天动地,后就有人称其为骊山仙子。骊山女修道十八载,才略有所得,但她为求真道,寻山防水欲求高人却不可得。今一日行走在一座山上,感到有些劳累,便坐在石上打歇,突听有一苍老女声叫道:“前面那女娃子,老婆子累死了,能不能让座儿给我歇会?”骊山女回头看去,却见一位老妪蹒跚走来。
骊山女赶忙起身,急前去搀扶老人,让其于座上道:“老人家年纪偌大,怎的还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