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福明街道邮政编码 > 第42部分(第2页)

第42部分(第2页)

李太后叹道:“老人家年高却健壮如夕,可惜哀家却远远不及!”

余太医说道:“老太后辅佐两代帝王,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想来,漫天神佛也会保佑太后的!”

李太后摇摇头,叹道:“自己的身体,自己还不清楚?老太医,你就不用安慰我了,便给我说了吧,我的身体究竟怎么样?老天还给我留下多少时日?有件事事关大明日后,我不能等到人事不知了,再去筹划!”

“这……”余太医叹道:“既然太后娘娘已经如此说了,微臣也不敢隐瞒,太后娘娘操劳过甚,心思不继,已经是油尽灯枯的局面,若是太后娘娘能够按我所说无为养生,延寿两年也是可以,若是仍旧如此,恐怕今年,甚至……”

李太后笑道:“好了,哀家明白,有劳太医!”

余太医微微叹息,拿起药箱便离开了,他明白李太后是不会听自己的规劝的。余太医刚刚离开,李太后便道:“罗绮,去坤宁宫,将郑妃请过来!”

陶若曦却道:“且慢,太后,太医所说的事情,奴婢也听得明白,那太子福王的事情那是皇上自己的事情,太后何为为此操心劳神?”

李太后摇摇头说道:“你是不明白,这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是从太祖之时传下来的规矩,这个规矩从成祖之后便无人打破,像是永乐之时的赵王、嘉靖之时的景王,都止步于藩王之位,因此才避免了大明夺嫡的混乱,也使大明朝堂内部无忧,因而承平两百年,可如今皇帝仗着自己宠爱福王,便要打破这个规矩,福王虽然聪慧,可毕竟不能得到大臣的承认,若是大臣拥立其他藩王,势必造成乱世之局!钧儿,是我养出来的孩子,我岂能看着他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对于太后的召唤,郑贵妃自然不敢不来,虽然二人关系并不和睦,郑贵妃仍然依礼问安,李太后微笑点头,说道:“前些日子的案子,那是别人冤枉了你,累及了皇家名声,此时李三才已经被皇上罢黜,你也不用太多担心了!”

郑贵妃不明其理,只能说道:“谢太后关心!”

李太后点点头,似乎是对她非常满意,说道:“我时日不多,日后照顾皇帝,那还要看你了,只是我想过了,福王逗留京城,才是这混乱之源,若是福王就藩,朝中物议自然平息,那你为何还要让福王留在京中?”

郑贵妃心中一震,他开始明白李太后叫她来的意思了,这是要在她死去之前,将福王上位的希望完全掐灭啊。郑贵妃抿着嘴,脸色也冷了下来,自己儿子那么努力的去做事,自己作为母亲,绝对不可能让他的努力成为无用功。

郑贵妃想了想,说道:“回禀太后,太后明年就是七十大寿了,福王留在京城,是为您祝寿!”

慈圣太后心思深沉,根本不是郑贵妃所能相比,李太后冷冷反问道:“我二子潞王就藩卫辉,是问他是否可以回来祝寿?”

郑贵妃原本应该哑口无言,然而在这个时空,因为朱由崧的作用,她却有一个绝佳的借口,说道:“福王为皇上建设联合矿业公司,此为朝廷财源,轻易不可换将!”

李太后道:“治国之事,原本是朝廷大臣之事,与藩王无关。我大明史上藩王干政,不是成祖便是宁王,难道你儿子也要做一个‘反王’不成?”

郑贵妃说道:“福王半年便为国库添了近五百万,天下赖此得安,大臣贪腐无度,岂能依靠?至于太后所说‘反王’之事,福王手下不过一个商行,还承担不起‘反王’的罪名!”

李太后说道:“我死后,最后一道懿旨便是让福王之藩,若是我的皇儿能承担这个不孝的罪名,不尊我最后的一道懿旨,我也无话可说,不过我不希望皇家之间的关系落到如此地步,你不可能成为皇后,更不可能成为太后,福王也不可能成为太子,更不可能成为皇帝,你明白了吗?”

郑贵妃的脸色铁青,忍不住问道:“太后,我入宫几十年来,一直对您礼敬有加,凡有吩咐,皆无怠慢,为何如此偏心?”

李太后幽幽叹息:“皇家的事情,岂能由心而定,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大明的大局!”

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

三月里春光灿烂,地面上却干得厉害,河南直隶再加上山东这华北一带,一项“春雨贵如油”,地里的庄稼也有气无力,好在当地人和庄稼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气候,早早挖好了水渠,浇灌庄稼。

农人忙碌着,朱由崧的联合矿业公司倒也没闲着,朱由崧等的冶金专家,已经来到这里,那是一个叫做刘志猛的铁匠,不到三十岁,但是一手铁匠活很多老铁匠也比不上。

对于这个冶金专家,一到来就受到朱由崧的接见,唐铁汉跟老孙头这些高级技师也是相当不服气的,他们在钢铁厂干了半年多,已经深知这铁碳之间的比例,甚至能够按照意愿,分别炼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来,这些钢都是品质上乘的钢铁,相比以前的百炼钢都不遑多让。

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技艺,也是相当自信的,这次正要考核一番这个刘志猛,刘志猛是个典型的和平主义者,平常吃斋念佛,别人对于朱由崧将钢铁用在构筑钢轨、建设房屋和制造车辆上面,都大感lang费,要是用与打造兵器火铳,那可以装备十万人了,而他却对此十分满意,看来朱由崧这个小王爷跟他的理念相同啊,因此他就巴巴地前来投靠小王爷了。

毕竟自从不再出卖“天绝地灭穿心透骨针”之后,他的财源就断了,平常也就给人家打造一些农具过日子,在刘志猛在这里却能够享受高级技师的薪水,再加上各种奖金和他专利收益,每月至少有二十两银子的收益,绝对比当官都舒服。

说到专利,现在还只是一种厂内鼓励工人创新的手段,在大明朝是没办法推广的,现在唐铁汉和老孙头考察的就是刘志猛的专利,二人正在瞅着几块黑黝黝的钢锭,不时敲打两下,这就是刘志猛从他们老家那里带来的两种材料,其中一种被他命名为“寒铁”,另外一种则是叫做“玄铁”,两种钢铁都远比从平炉炼出来的高碳工具钢更加坚硬。

对此唐铁汉和老孙头也不禁佩服,说道:“要是用这种钢铁制成机床刀具,恐怕要比现在的高碳钢刀头更加耐用,这位刘兄弟的收益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

朱由崧笑道:“刘志猛,既然老唐和老孙头都已经通过了,那你每个月都能够得到这种钢材收益的的百分之一,作为你的个人收入,当然现在两种合金钢的生产还远没有开始,要是愿意,我们也能够花每种五百两白银,买断你的两种合金钢专利,你看如何?”

刘志猛不禁叫道:“每种五百两?那不是一千两?这也太多了点吧?”刘志猛的话已经说明了他的选择。

朱由崧笑道:“不多,不多,你要是不满意,我还可以加!”

朱由崧已经认出来,刘志猛带来的那种寒铁实际上就是锰钢,因为锰钢的熔点低,再加上人们偶尔找到被深海洋流带出来的锰结核,打造进兵器之后,兵器的坚硬程度韧性都会有很大提高,因此被称之为“寒铁”。

而那种玄铁,玄铁的特征就是坚硬熔点高,铬的特性最符合不过了,那种玄铁实际上就是铬钢,传说当中的倚天剑屠龙刀都是这种钢材打造的,硅铬猛钨钼钒镍等几种常见的合金元素,一下子就搞出两种来了。

锰钢在制造抗冲击构件或是受力结构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比如挖斗、碎石机、船用钢板和履带等等,而铬的用途就更广泛了,一战二战当中铬和钨是耐热钢的主要添加成分,枪管炮管都有镀铬工艺,大名鼎鼎的98k毛瑟步枪,中国山寨版的叫做“中正式”,枪管就是钨钢镀铬制造的,日后产生的效益,绝对要比他的一千两白银多得多,不过现在刘志猛选择这一千两白银,朱由崧也不会去劝他,反正自己现在不缺钱。

不过唐铁汉和老孙头几个老资格的高级技师却看得眼热,唐铁是厂长,便代表众人对朱由崧说道:“殿下,要是我们别人也发明了这种钢材,是不是也能够得到这种专利费?”

朱由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