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没想到于吉竟然忽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被这问题一问,孙策一下子便愣住了,并不知道改如何回答。
于吉见孙策诧异,当即缓缓自问自答说道:“呵呵,不如我来告诉你,这寿春城中,本有百姓五千零二十四户,共计两万两千五百口人……”
孙策听了这话,仍是有些不知所措,完全不明白于吉这么说的目的何在。
只听于吉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寿春城**有士兵五万余人,若是算上吕布的兵马,恐怕少说也有十万的人数……”
说到这里,于吉眼神之中忽然涌现出来了一种悲哀,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愤怒,只听他缓缓说道:“你只是为了争霸天下,夺取城池,便采用水攻,将这十万余人一瞬之间尽数杀掉,你身上背负了无数人的孽债,而今却来跟我说,我害死了你爹?”
于吉此言说完,忽然站起身来,孙策一时间忽然发现于吉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竟然有些瘸了,他除了面色苍白如纸之外,身上也是布满了伤口和烧灼的痕迹,不知道在此之前,于吉究竟遇到了什么。
尽管如此,身高不过六尺左右的于吉站起身来之后还是颇有气势,再加上之前于吉的问题太过尖锐,孙策竟然一时间被于吉的气势震慑在地。
一旁周瑜看到孙策竟然被于吉一句话问得不知道如何回答,当即冷笑一声,说道:“于吉,你还记得当年的天公将军吗?!”
此言说罢,周瑜策马当先,来到于吉面前。
于吉望着周瑜,上上下下打探了一番,忽然说道:“不错,不错,看你根骨不凡,眉宇之间真气逼人,看得出来乃是道学正统,怕不是我那不成器的徒儿张角临终之前还有传承?”
听了这话,周瑜勃然大怒,他厉声喝道:“老贼,你将我师父囚禁于山洞之中如此之久,竟然还不愧疚,岂敢再提他的名字?”
于吉闻言一笑,说道:“好,咱们不妨再谈谈,我为何要将张角囚禁在山洞之中?”
周瑜被于吉一问,当即冷笑说道:“不过是你因看不惯我师父的所作所为罢了。”
于吉点头说道:“不错,黄巾之乱,百姓陷入水深火热,当真是民不聊生,我本以为张角只是为民请命,谁知道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野心,陷天下与战火,如此行径,我又岂能坐视不理?”
周瑜听在耳中,虽然明白于吉的话说的不错,但仍是并不苟同,毕竟张角乃是自己的恩师,恩师之仇,岂可不报。
一旁孙策看在眼中,知道于吉此人擅长诡辩,当即一声怒吼,说道:“公瑾,何必跟他废话,直接出手,将他就地正法!”
此言说罢,孙策真气流转,霸王枪已然出手,这一枪来得及快,几乎在空中发出了天雷霹雳的声响,再加上此时孙策骑在马上,因此气盛更加骇人,只见半空之中电光一闪,长枪已经刺向了于吉的面门。
于吉看在眼中,身子立即反应,本来若是以于吉的身手,躲开这一招根本不是问题,但是而今的于吉刚刚从下邳回来,而在下邳的时候于吉与左慈惊天一战,正是被左慈的红尘湮灭所重伤,而今于吉的状态只不过是寻常的一成,面对孙策和周瑜联手,恐怕危险得很。
电光火石之间,于吉仍是堪堪避过了孙策的一枪,孙策一招出手,信心大增,他本以为于吉乃是成名江湖数十年的老前辈,武艺水平一定很好,没想到如今见面,于吉似乎也不过如此。
可是他却并没有想过,为何声名在外,便是张角都仍要比他小一个辈分的于吉,为何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想到这里,孙策下一招已经出手,招式狠辣,完全没有留情的余地!
于吉虽然很有涵养,但是他一直以来对孙策残忍好杀的性格十分厌恶,而今看到孙策在于自己见面之后更是杀意腾腾,心中更加气愤。
且不说孙策的父亲孙坚乃是由左慈杀死,与自己并无关系,便是自己真的是害死了孙坚的凶手,孙策又岂能如此趁人之危?
而于吉还未来得及解释,那边孙策已经攻来了第三招,孙策的霸王枪枪法惊人,他的实力更在自己的父亲孙坚之上,恐怕算是孙家百来年排行第一个高手,当今天下,若论枪法,恐怕除开枪神童渊的弟子之外,便只有西凉的马超能够与孙策有着一拼之力。
这些寻常招式本来根本无法奈何的了于吉,可是如今于吉身受重伤,一身真气无法催动,再加上之前于吉为百姓疗伤耗费了不少力气,此时的于吉不过只是个寻常武夫罢了。
一旁周瑜看在眼中,也是暗暗纳闷,这于吉乃是太平教的高人,本身的练气功夫应该登峰造极,而如今与孙策交手的这几个回合里却丝毫没有动用真气,莫非是于吉看不起人?
或是,有别的原因,导致于吉此时并不能动用真气?
第536章 击杀仙人
周瑜本是个磊落的人,绝不会做趁人之危的事情,但是如今见到了于吉,他却一下子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张角的仇恨乃是周瑜心中最大的症结所在,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周瑜对张角的感情十分深厚,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于吉的仇恨相当深刻。
想到这里,周瑜终于丧失了理智,本来一个正义凛然的君子此时一下子变成了被仇恨蒙蔽的双眼的屠夫,他望着于吉,高声喊道:“伯符,这厮已经丧失了运用真气的能力,快快干掉他!”
于吉听了这话,更加愤怒,他本是身份尊崇的半仙人状态的宗师,而今身受重伤,才勉强和孙策战个平手,倒不是说他此时的武艺并不如孙策,而是他心中仍怀有惜才之一,此时的孙策乃是天下闻名的翘楚,更是年轻一辈之中的佼佼者,于吉本想要除此屠夫,但是一想到孙策不过才二十岁,心中立即动了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