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反恐战士 > 第18部分(第3页)

第18部分(第3页)

联合国的车子我们还真看到了,却不是冒牌货。

后来我们又得到消息;那两辆车确实是联合国的;只是被偷了;上头怀疑是恐怖组织干的;目的是装上炸药,开进城市,然后引爆,而且他们很可能已经将车牌号码改了。

7日开始,进城的几个路口设立了检查站。我们拉来两个集装箱,堵在路两边,只放一条通道,每次容一辆车通行,由政府军士兵严格检查。

我们则随时巡视,以防不测。

公路上的车被堵成了一条长龙,缓慢蠕动。

下午,我们刚回营地,就接到命令,要我们进市区。

当晚,我们排十几个人住进了原省长招待来客的楼房里。

这里有我营的指挥部。这次营部指派我排配合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去执行一项紧急任务,上头将我们十几个人集中起来,说这次是秘密行动,定于下半夜时出发,行动计划要保密,不能池露给除在座外的其他人。

而且,我们要在这儿住几天,也就是说直住到大选开始,然后再回到赫拉特的信丹德机场大营区。

什么行动如此神秘?我们心中狐疑,又不便细问。

晚上,早早上床睡觉。

但是,非常时期,情况瞬息万变,这个神秘任务临时取消。第二天,却是执行护送任务。

护送的是一位美军上将。

这位四星将军个头并不大,行动敏捷,要不是迷彩服的领子上缀有四颗五角星,那外表也就像是个军械师了,只有细细一看,才能发现他眉宇间流露出威严。

我忽想起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就不是一个好士兵。我想,这话可不一定正确。想当元帅的会是一名好士兵,但不想当元帅的就未必不是一个好士兵,因为也有好士兵清楚地知道,并非每一个好士兵都必然成为元帅的。

现实一点,先当成一名好士兵。人生的道路还很长,我们可以有很多很多的选择。军旅生活是我的起点,而不一定是我的人生履历的唯一。

转眼已是10月9日。一早起来,就有选民来到投票站前排队等候投票。队伍中,我们居然看到一位失去一条腿、拄着拐杖的残疾人。

上午七时正,投票站正式开启,身穿蓝马褂的工作人员指导选民按次序入场,并且给投了票的选民涂上蓝色的墨水,涂在手指上,在这一整天时间内都抹不掉,防止他们再次投票。

现场还有国际社会派出的监督员、观察员在走动。

投票站附近的大街上,有阿富汗军警荷枪实弹,防止恐怖分子的武装袭击。

我们希望圆满完成任务,我们更希望尽快完成任务,安全回到夏威夷

对于阿富汗历史来说,这是庄严的一刻;对于我们来说,这是紧张的一刻;而对于选民们来说,这又是兴奋的一刻。有人说这是一次刺刀下的选举,但我们看不出选民们有被胁迫的样子,相反,绝大多数人显得兴高采烈。

尽管大选后阿富汗和平重建的道路还很长,也布满荆棘,但绝大多数受尽磨难的阿富汗民众还是欢迎并珍惜每一次帮助他们摆脱苦难走向民主的机会的。

选民一个一个走向投票箱,又一个一个投了票离去,而站外的队伍依然那样长。不少人将选举看作一件新鲜事,不少人为自己投了票而感到骄傲。

到下午4时正,投票站关门。在国际观察员的监督下,工作人员将塞满了选票的白色票箱封上胶带,贴了标记,集中起来,由阿富汗军警护送,运到指定地点,登记封存,等待统计。

至此,投票工作已告结束,我们这地区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任何流血事件。

大家暂时松了一口气。

想不到令人绷紧神经的10月9日大选竟会这样的平静!

在这一次大选中,多数选民热情高、态度积极。我们看到选民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在谈到选举时,显得那样的兴致勃勃。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三章  为大选护驾(3)

我还听说,与这里邻近的巴德吉斯省有个叫桑亚达瓦的山村,地处偏僻,二十年的战乱,使这里更落后也更封闭,村人们甚至不知汽车是什么东西。村里的一位老先生欧玛在一个偶然机会中发现联合国人员实地清点选民人数时,竟将他们村近百名选民忽略了。他便自掏腰包,骑了毛驴,长途跋涉4天时间,找到省政府,为同胞争取投票权。

由于选民注册期已结束,无法再加印选票,省政府表示无能为力。欧玛老人百折不挠,继续东行,前往首都喀布尔找中央政府。

其实欧玛老人并不迷信一次选举就能圆满解决阿富汗的所有问题,马上给他们的村民送来药品、房子和汽车,但他说,无论何人当选,在付出战争和家破人亡的代价以后,能以选票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具有格外重大的意义。

由于阿富汗目前尚有百万难民滞留于邻国,所以通过国际社会的帮助,在难民集中的巴基斯坦和伊朗也没立了投票站,方便难民参加选举。

10月9日这一天的上午七时正,在有七十多万阿富汗难民的巴基斯坦,一名十九岁的女学生穆卡德萨·西迪基被安排第一个投票,象征着阿富汗妇女在新的国家里也能走上社会,与男子有着一样的权利和责任。

当然,在百废待兴的阿富汗,首次大选也难免出现疵漏。还在选民登记时,就有选民名册漏列的事情发生,同时也发生有些地方重复造册的问题。投票开始时,有一些投票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