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么长的时间里。
他将主要的精力绝大部分都放在军事工业和重工业方面。
对轻工业的发展却没有重视起来。
所以龙城有很多轻工业的工厂和作坊。
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制造工艺。
虽然有一些改进和优化。
但本质上还是以人力和手工生产制造为主。
这极大的限制了轻工业的生产效率。
究其原因,也和龙城之前的发展模式有关。
以往的龙城发展主要靠军事扩张来带动。
而龙城的人口数量并不多。
使用传统生产工艺的这些轻工业作坊。
已经足够满足龙城人口的需要。
但是现在来了大量的移民,而且人数在不断的大幅增长。
这就需要轻工业提高生产效率。
才能够满足爆发式增长的各种日用品需求。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朱君洛在听到曹学明的建议后。
想到了一个词:文化输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学明提出的将原住民部落纳入龙城的教育范围。
可以加速原住民和大明拉近距离。
从产生文化的认同感到文化归属。
并且逐渐的将原住民中的大量青壮人口。
培养成大明的产业人口。
这些人经历了大明文化教育后。
对大明的文化产生了归属感。
另一方面又因此而获得了工作岗位,能够得到高额的薪资报酬。
从而极大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这样一来,无论他是哪个种族都将和大明产生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
甚至成为坚定的大明拥护者。
他们的子孙后代将是真正的大明的公民。
这让朱君洛想到了欧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