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铁边’先生?”利玛斯问她。
“我想那个人根本不存在。”她回答说,“她答不上话的时候,总是那样说。有一次,我问她那是个什么人,她装得神神秘秘的,要我别管。所以我觉得根本就没有那个人。”
“克莱尔小姐还真有一套。”利玛斯说。丽兹·戈尔德露出了微笑。
六点的时候她锁上门,把钥匙给了看门人。看门人的年纪很大了,据丽兹说,一战中他怕德国人袭击而整夜不睡,结果落下了战斗疲劳症。外面非常冷。
“回家的路远吗?”利玛斯问。
“走二十分钟就到了,我都是走回去的。你呢?”
“不太远,”利玛斯说,“晚安。”
他慢慢地走回住处,进门后转了一下电灯开关,灯不亮。他又去开微型厨房里的灯以及床边的电取暖器,都没有反应。门口垫子上有封信,他捡起信,借着楼道上昏暗的灯光看了起来。那是电力公司地区经理来的信,说他有九英镑四先令的电费没有付清,很遗憾必须断他的电。
他成了克莱尔小姐的眼中钉,而她就喜欢和别人过不去。她有时训斥他,有时冷落他。每当利玛斯走近她时,她就浑身发抖,左顾右盼,像是要找自卫武器,或是寻找逃跑路线似的。如果利玛斯无意中把外套挂到了她自认为专有的衣架上,她就变得义愤填膺,站在衣架前发抖足有五分钟,直到丽兹看到她那样,把利玛斯叫来为止。利玛斯就走到她身边问:
“克莱尔小姐,出什么事了吗?”
“没什么,”她咬着牙说,“什么事都没有。”
“是我外套的问题吗?”
“没什么。”
“那就好。”他说完就回到了书架边上。她那天一直都在颤抖,压低声音打了半个上午的电话。
“她在把这件事告诉她母亲,”丽兹说,“她什么都要告诉她妈妈,也经常在电话里谈论我。”
4 丽兹(3)
克莱尔小姐对利玛斯如此痛恨,以至于她觉得简直没法和他说话。有天他吃中饭回来,在他工作梯的第三格上发现一个信封,信封上把他的名字写错了。他拿着那只装钱的信封,第一次主动走到她面前说:“克莱尔小姐,你把我的名字写错了两个字。”她在那里不停地颤抖,两眼乱转,胡乱地摆弄着手中的铅笔,直到利玛斯离开。随后的几小时里她又鬼鬼祟祟地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
利玛斯在图书馆工作三周后的一天,丽兹请他去吃晚饭。她是在那天下午五点,装着心血来潮的样子请利玛斯去的。她似乎知道,如果请他明后天去吃饭的话,他可能会忘记。所以她在五点的时候问他,利玛斯开始好像还不太情愿,最终还是接受了她的邀请。
他们在雨中走到她的公寓。欧洲的城市风格差别不大,让人分不清这里是伦敦还是柏林。石头铺成的路上,积水中有光怪陆离的倒影,车辆在潮湿的街道上沉闷地行驶着。
有了第一次,以后利玛斯就经常去她住处吃饭了。她叫他去,他就去,她经常请他去。他的话一直很少。她知道利玛斯肯来吃饭后,常常在早上去图书馆上班前就把餐桌布置好,有时候把蔬菜也事先准备好,还准备好餐桌上的烛台——她喜欢烛光。她知道利玛斯肯定是个有很多隐情的人,预感到利玛斯有一天会因为某种她不知道的原因不辞而别,并且会再也见不到他了。她试图把她的感觉告诉他,有天晚上她说:
“你想走就走,我不会缠着你,阿历克。”他那棕色的眼睛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我走的时候会告诉你的。”他说。
她的公寓是带厨房的一室一厅。厅里有两把扶手椅和一个长沙发,还有一只放满平价书的书橱。都是些经典名著,她也从没有读过。
晚饭后,她就和他聊天,他则躺在长沙发上抽烟。她说话的时候,也不知道他听进多少,她也并不在意。她会跪坐在沙发边,握着他的手放在自己脸上,和他说话。
有一天晚上,她对他说:“阿历克,你有什么信仰吗?不要笑——告诉我。”她等他回答。
他终于开口了:“我相信:去市中心要乘11路公交车,并且不相信开车的人是上帝。”
她像是认真地思索着,最后她又问:“那你到底相信什么呢?”
利玛斯耸了耸肩。
“你肯定相信什么吧。”她坚持地问道,“比如说上帝,我知道你有信仰的,阿历克。你有时候的神情给人的印象是,你肩负着特别的使命,就像传教士那样。阿历克,你不要笑,我说的是真的。”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