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美国汉学著作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英译本(第1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英译本(第1页)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最早被翻译成英文的著作之一。冯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谈到这本代表作时说:“听说一直到现在在西方各大学中,讲中国哲学史的,都还以这部书为依据。这是因为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新的外文的《中国哲学史》出现。”(《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0页)冯先生说这些话的时候,离《中国哲学史》上册英文本问世(1937年)已将近半个世纪了。

冯著《中国哲学史》分上下册,上册(《子学时代》)由神州国光社于1931年出版,1934年上册和下册(《经学时代》)全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出版后,不仅受到中国学界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海外学者的关注。随着英译本的出现,它逐渐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书。

冯著上册的英译本于1937年由北京的法文书店出版(1952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再版),下册的英译本1953年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前后两册的出版时间相隔如此之长,主要是由于战争和动荡的政治局势。英译者是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Bodde)。

卜德于1930年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汉学方向的研究生,1931年他获得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来到北京进修,从此在北京度过了六年时光。卜德进修的主要科目是中国哲学史,所以一到北京就去拜访冯友兰并在清华旁听他的相关课程。冯先生回忆说:“我在清华讲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有一个荷兰裔的美国人卜德,在燕京大学当研究生。他的名字挂在燕京,但是来清华听我的课。那时候,《中国哲学史》上册,已经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卜德向我建议说,他打算用英文翻译我的《中国哲学史》,请我看他的翻译稿子。他翻译完一章,就把稿子给我看一章。到1935年左右,他把上册都翻完了。那时候,有一个法国人HenriVetch(魏智)在北京饭店开了一个贩卖西方新书的书店,名叫‘法国书店’。他听到卜德有一部稿子,提议由他用法文书店的名义在北京出版。卜德和我同意了,他拿去于1937年出版。”(《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9页)卜德的译序写于1937年5月18日,离卢沟桥事变不到两个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冯友兰随清华向内地迁移,卜德则返回美国,下册的翻译工作只得高高挂起。

抗战胜利后,机会来了。冯先生回忆说:“到1945年日本投降,我在昆明接到卜德的来信说,他现在美国本薛文尼(宾夕法尼亚)大学,已经向洛氏基金请到一笔款子,算是捐给这个大学。这个大学用这笔款请我于1946年去当个客座教授,讲中国哲学史,主要是同他合作,继续翻译《中国哲学史》的第二部分。我答应了,于1946年9月到本薛文尼(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翻译工作。……到1947年暑假,卜德的翻译工作没有完成,但是我的任期已满,不得不离开。”(《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9页)翻译工作又一次中断。

好在1948年秋卜德获得了富布莱特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再次来到了北京,下册的翻译工作再一次得以继续。当时中国正处于大变局的时代,冯友兰和卜德的合作注定还要经历一番波折。冯先生继续回忆说:“卜德住在北京,经过平津战役,在围城之中,继续他的翻译工作,到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已经翻译完毕。他看见中美关系不好,恐怕交通断绝,就带着稿子回美国去了。此后音信不通。一直到1972年邮政通了,我才知道,这部《中国哲学史》英文稿,包括以前在北京出版的那一部分,都已经由普林西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1952年(按:应为1952—1953年)出版。”(《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0页)冯友兰大约未必知道,其大著的英译本自出版后不断重印,到1973年已经印刷了7版。

Habentsuafatalibelli——这句拉丁文的意思是说:书也有命运。至于人的命运,则更是风云莫测。1978年10月,第一个美国学术代表团访问中国,卜德是成员之一,据代表团团长余英时记载,“自从代表团组建以来,冯友兰就是他最想见的人。尽管我们反复要求,但冯从未露面。”(《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直到1980年代冯友兰走出“文革”阴影,两位合作者才于隔绝三十年后再次见面。

《中国哲学史》本来是为中国学人而写的专著,现在要翻译成英文,内容宜乎有所调整。

为了便于西方读者接受,卜德在征得冯先生同意后在翻译中对原著做了一些增删。首先是在正文之外增加了五个辅助部分:译者前言、中国哲学家年表、参考书目、索引、战国地图。正文中的增加主要是背景知识,有些直接加在正文中,有些则以译注的形式放在页下。如讲到墨子的时候,卜德有页下注云:“墨子的本名是墨翟,放在很多哲学家名字中的这个子(Tzu)字——如墨子、庄子等等——并不是他们名字,而是一种尊称,意思是‘墨大师’、‘庄大师’。”(英文本上册76页)在讲到孟子贵王贱霸的思想时,卜德的注释是这样的:“周朝的统治衰落后,它的权威被一些强有力的诸侯僭越,这些诸侯凌驾在其他诸侯之上,多次召集联盟会议,就被称为‘霸’(Pa)。根据传统的算法,春秋时期共有五霸:齐桓公(公元前685—643)、秦穆公(公元前659—621)、宋襄公(公元前650—637)、晋文公(公元前635—628)、楚庄公(公元前631—591)。”(英文本上册112页)除了这一类介绍背景的文字,卜德也会偶尔就翻译问题出注,例如关于人性问题,告子有一个重要观点:“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卜德将这句话译成“Thatwhichatbirthissoiswhatiscallednature”,又出一注释道:“这句话意思含混,是中国哲学文献中最难确切传达的观点之一,关于对它的多种解释,读者可以参阅理查兹(I。A。Richards)的《孟子论心性》(MenciusontheMind)一书的第23至28页。告子认为人性无所谓好坏,也不牵涉道德问题。他这句话大概就是说人性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所具有的性情,其中不含有孟子所说的那种道德品质。关于告子观点的详细论说,可以参见本书下文第七章《战国时之百家之学》中有关告子的部分。”(英文本上册124页)

直接加在正文中的内容可以举论述孔子的一章为例。为了让不熟悉孔子的西方读者对这位中国圣人的生平有所了解,卜德在第四章《孔子及儒家之初起》的一开头增加了一段介绍文字:“我们对于中国早期哲学家的生平一般知道得很少,孔子则相对要多一些,这主要得力于《史记》卷47《孔子世家》中的专门记录。根据这一记录,我们知道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他是鲁国人,出生地在今天山东省曲阜市附近。他的祖先是宋国(位于鲁国西南,在现在河南省)的宗室,移居至鲁国是在他曾祖的时候,在鲁国他的家族衰落了。孔子和后来几个世纪中出现的不少哲学家和政治家一样,都属于破落贵族阶级。Confucius是‘孔夫子’的音译,意思是孔大师。他的本名是孔丘,字仲尼。……他死于公元前479年,葬在曲阜。他的墓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英文本上册43页)

与增添相比,删节是比较少的,最主要的是冯友兰的三份序言没有翻译。另外第一章《绪论》中介绍哲学的内容和方法的几节没有翻译。“哲学本一西洋名词”,正如冯友兰开篇所说,这些内容对西方人来说是常识,就没有翻译的必要了。

冯著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大量抄录原文,冯友兰说自己这样做是继承了中国以往的学术传统:“中国人所写此类之书几皆为选录式的;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即黄梨洲所著之宋、元、明哲学史;《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即姚鼐、曾国藩所著之中国文学史也。”(《绪论》第十节)这样写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学者批评冯友兰“直用原料的地方太多”而线索不清(张荫麟书评,1931年6月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作为译者卜德倒没有这样的感觉,他在前言中写道:“冯著大量引用原始资料,这使本书不仅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有价值的文献选编,而且让这些古老的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非常重要,因为关于这些文本的解释往往是多样的。译者尽可能地贴近原文,但也充分利用了已有的西文的翻译,但很少原文照录,而是做了自己的修正,使翻译更加准确。”

根据卜德在文中做的注释和最后列的参考文献,他参考过多种已有的英文翻译,例如就四书五经而言,他的主要参考对象是理雅各(JamesLegge)的五卷本巨译《中国经典》(TheChineseClssics):第一卷为《论语》、《大学》和《中庸》(ConfusianAnalects,TheGreatLearning,andTheDoctrineoftheMean);第二卷为《孟子》(TheWorksofMencius);第三卷为《尚书》(TheShooKing,orTheBookofHistoricalDocuments);第四卷为《诗经》(TheSheKing,orTheBookofPoetry);第五卷为《春秋左传》(TheChunTsew,withtheTsoChuen)。其他重要参考文献包括:翟理斯(H。A。Giles)的《庄子》译本(ChuangTzu,1926)、德效骞(H。H。Dubs)的《荀子》译本(TheWorksofHsuntze,1928)、魏理(AuthurWaley)的《老子》译本(TheWayandItsPower,1934)、梅贻宝(Y。P。Mei)的《墨子》译本(TheEthicalandPoliticalWorksofMotse,1929)。至于没有现成译本可以参考的,如《公孙龙子》、《韩非子》等等,卜德提供了最早的译文。

理雅各是卜德最为敬重,也是在翻译中借鉴最多的前贤;但仔细对比每一段译文,就会发现,卜德都会多多少少做一些修订。试举一例。关于人性善,孟子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开始,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段话的理雅各译文是:

Thefeelingofcommiserationistheprincipleofbenevolence。Thefeelingofshameanddislikeistheprincipleofrighteousness。Thefeelingofmodestyandcomplaisanceistheprincipleofpropriety。Thefeelingofapprovinganddisapprovingistheprincipleofknowledge。Menhavethesefourprinciplesjustastheyhavetheirfourlimbs。

卜德的译文修订为:

Thefeelingofcommiserationisthebeginningofhuman-heartedness。Thefeelingofshameanddislikeisthebeginningofrighteousness。Thefeelingofmodestyandyieldingisthebeginningofpropriety。Thesenseofrightandwrongisthebeginningofwisdom。Manhasthesefourbeginningsjustashehashisfourlimbs。

对比两份译文,可以看出虽然句式几乎没有变化,但几个关键词的翻译则差异很大,理雅各将“端”译成principle,不是十分贴切,卜德译成beginning,应该说更好。更重要的是,理雅各把“仁”翻译成benevolence,用的是一个现有的英文词,而卜德则使用了一个新生造的词human-heartedness。两者孰优孰劣,很难判定,但卜德的修改无疑反映了他的独立思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