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长风药业 > 第34部分(第3页)

第34部分(第3页)

至于这个数字,是日后白斯文趁着参加当年之役的将领大部过世,只剩下他这个当年的小角色,趁机大事修改历史,趁机宣扬自己当年的丰功伟绩。

不过柔然人的损失确实很大,根据《七十年战争的终结-最后的柔然独立军》(正珠尔扎布,共和文史馆编,共和一三四年出版,共和文史出版社)一书记载,巴布扎布出征时全军共有二万六千人,但其中包括了四千人的夫子,战斗部队只有二万两千人。

而在退却损失非常大,甚至超过战斗中的减员,大量官兵直接跑回自己的部落,而一路上补给尽失,又恰逢北风忽至,天气寒冷,伤员得不到治疗,夫子更跑个精光,再加上追击的游骑四处追逐,结果伤员大部被直接抛弃任由自生自灭,鲜有人能回归漠北。

而柔然军由于补给上的问题,发生不少官兵自相残杀的事件,还有不少人冻毙归途,至库伦进行集结时,柔然军总共不过两三千人,每师不过二三百人,仅相当于战前一个加强连,每连多则二三十人,少则七八人,后经几度收容,才收容到五六千人,而直接逃亡归家的人数高达万人以上。自从柔然再次宣布独立以来,算是空前绝后的大惨败了。

此后三年,柔然人一直困守漠北休养实力,不敢再度南犯。

当然和塔格坦乌拉战役一样,柳镜晓在主政山东之后也颁发“林西参战纪念”勋章给这些老干部,不过今日幸存的尚有将两千多官兵,而数年之后颁发出去的勋章却不足五百枚,而定边军的老干部亦是极度重视这种勋章,尤其是数十年后的白斯文将军为甚,没事有事就拿出来炫耀一下,吹嘘自己当年城下奋勇杀敌的丰功伟绩。

林西之战,比起它不大不小的规模来说,却对后来的共和历史影响非常深远,而影响最为深远的,却是陈方仁带来的消息-王善诚战死。

在追击过程中,司令部遭遇了柔然散兵的袭击,经过短促的战斗,王善诚和几名军官战死殉国,陈方仁第一时间通知柳镜晓,并请他代理司令官之职。

当然后来的历史学家对这一点持怀疑态度,有的人甚至认为是陈方仁故意纵敌,让柳镜晓的“朱雀系”军官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这并不是出于柳镜晓的授意,因为柳镜晓和陈方仁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

按照正常的程序,王善诚死后要上报给东北保安总司令部,再由总司令部委任新的指挥官,但现在的局面变成了另一种可能,由柳镜晓“代理”王善诚的所有职务,造成既成事实,再要求上级给予除正。

因此两个人悄悄地筹划布置一番,布置好细节,柳镜晓又想起一事,跑到对面房中,将郭俊卿叫醒,郭俊卿身着睡衣,满脸傭倦,被这两人吓得了一跳,柳镜晓将她叫到自己房中,又连忙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然后问道:“这事情干不干?”

柳镜晓自认勇武善断,但行事之间总有些孟浪之处,所以才决断大事之前一定要听听郭俊卿的意思才做最后决定,郭俊卿倒也干脆:“干!抓住这点实力,才算是不负出关一场!”

这话一出,柳镜晓一拳头砸在桌上,说了声:“干了!”

第四卷 第三章 夺权之会

既然柳镜晓已经做了决断,三个人就开始实话起夺权的具体步骤。

三个人首先去联络的是第一营的三个连长,三个连长都是朱雀出身的干部,陈方仁又是老上司,听了这个消息是个个欣喜,当即表示拥戴,只是把这个消息瞒过李何一和王烈,也不通知下面的军官一声。

骑兵营是柳镜晓的老部队,忠诚度不成问题,柳镜晓和郭俊卿坐镇城中,派了陈方仁前来通知骑兵营。

这时候,陈方仁出任副官长这个职务的优点就出来,王善诚自己兼了参谋长的职务,又没有设副手,所以他一死,副官长就能掌握司令部和整个支队直属队。

等天一亮,柳镜晓就让陈方仁以王善诚的名义叫连营长赶回林西开会,还请各部友军营长以上的军官到会旁听。

等几个连营长赶到林西,就觉得城内气氛有些不对,这时候柳镜晓借加强城防防范柔然败军袭拢的名义,把骑兵营和陈方仁的直属队都调进了林西城,整个形势呈现一种剑拔弩张的情形。

等到了会场,白斯文忽然说道:“这个布置,似乎是对内而不对外?”

他这一说,大家都有同感,不知道王善诚在搞什么鬼,都要求带着卫兵进了会场。

毕竟共和以来,兵变不计其数,现在瑞军主力在城外围剿,城内柳镜晓的兵力占了绝对优势。

等到了会场,情况似乎更是紧张,警卫的步枪都上了刺刀,又找不到王善诚的影子,柳镜晓和陈方仁一左一右站在会场,到会的柳镜晓这个小系统的几个连营长也都绷着脸,第七连的连长陈瑜没得到消息,就找了骑兵营的营长询问,陈策和他交情很好,这时候却转了转眼珠,训道:“你不要问,这里没你的事情!”

陈瑜知道出了大事,也十分知趣,不再询问,柳镜晓始终面如霜冰,一言不发,这时陈方仁见大家都到齐了,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柳镜晓仍是面无表情,随便找了位置坐下,陈方仁清了清嗓子:“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个重要问题。”

他这一说,大家都安静下来了,就连几个正在客套友情的友军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