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昨天今天明天时间观念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the maharajahs )。

宗教上的差异同时也分裂了印度人民,更成为*冲突的根源,尤其是发生在两大宗教团体之间。其中印度教徒( Hindus )占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教徒( Moslems )则占百分之二十五。

印度教远在三千多年以前便传入印度。站在宗教的角度而言,印度教不像规划严谨的基督教、犹太教或*教,它很有弹性而且融合了多种不同的礼拜形式。但所有的印度教徒都要受制于严厉的等级(种姓)制度(Castes)。在印度教的社会中,人们被区分成四大等级。这种区分,是与人们从事的职业有关的,而且在过去,不同社会等级的人们之间不许通婚,甚至不准同桌而食。最高的等级是僧侣,或称婆罗门(Brahmans);接下来的等级称做刹帝利(Kshatriyas),包括以前的王子及军人;再下来是由农人、商人与官吏组成的等级,称做吠舍(Vaisyas);最低的等级是工人,又称首陀罗(Sudras)。

在首陀罗之下还有一种人叫做“不可触之贱民”(untouchable )。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其他四大等级的印度教教徒认为触摸这些人,或触摸他们碰过的任何东西,甚至他们的影子,都会玷污自己。这些人被迫居住于破烂贫民窟中最糟的部分,或是住在村庄的外围,饮用及洗涤都是用肮脏不已的污水。他们只能做些最低下的工作,像清理垃圾或搬运尸体。甘地认为,贱民制度是印度教一大污点,必须加以去除。

这座纪念碑所在的地点,于一七五六年时,有一百二十三名英国人,包括妇女与孩童,在这里被印度叛变者监禁,而死于口渴、饥饿与疾病。他们这么恐怖痛苦的经历,就是著名的“加尔各答的黑洞”。

然而为印度教教徒深信不疑的轮回之说,一向支持社会等级制度,更使人难以推翻它。一个人在今生以何种形式出现,完全决定于他或她在前世的表现。如果你生下来是贱民,那是因为你在为前世所犯的罪赎过。如果你能安于你的地位,那么在来世你就能被提升到较高的等级。在你达到精神上的纯净前,你会一直不停地投胎再生。这个信仰,甚至让贱民有理由不去努力争取改变。

西元第九世纪时,莫卧儿王朝( Moghul Empire )的*教徒入侵,将*教带入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并夺走了政治上的控制权。到了十六世纪,欧洲人开始以拓展贸易业务的方式慢慢进入印度。最早来到的是葡萄牙人,接着是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十八世纪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印度香料,纺织品和原料的买卖与出口。不久,英国便开始霸占印度的政治与军事权力。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政府便完全夺取了政治上的控制权。部分地区接受英国政府直接管辖,其他地区则交由亲英国的当地君主统治。

英国人为印度修路、造铁路,将印度连接起来。不论是哪一地区,英语成为印度人共通的语言。印度人若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尽量让自己“英国化”。

甘 地(3)

起初,英国人只是想来买印度的产品。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在英国兴起工业化制造,英国人便将印度视为销售英国产品的市场,进而打击印度的工业,消耗它的资金。甘地出生时的印度,人们仍然受到古老的社会与宗教等级区分之苦,经济上遭受剥削,同时还受制于殖民地政府的统治。几千名英籍官员治理三亿多名印度人民。印度在寻觅争取自由的力量。

第二章: 少年甘地

虽然甘地身披亚麻布,并与穷人认同,然而生于一八六九年的他,却是出生于一栋舒适的三层楼房,在这儿住着他们一家人与他父亲兄弟们的家人。他是他父亲第四位太太最年幼的孩子。甘地家的人属于吠舍等级( 即农人及商人等级 )中不吃肉的商人等级:巴呢亚( Bania  )。事实上,甘地二字在印度文中意思是杂货商。但是甘地的父亲,和他父亲一样,在博尔本德尔( Porbandar )的君王朝中担任首相,那是在孟买北方古吉拉特( Gujarat )地区沿海的一个小州。

甘地的父亲卡拉姆昌德( Karamchand ),是位精明的政客,尤其以忠心与公正无私而知名。当人们发生纠纷时,他是个巧妙的仲裁者,也许这一点,正为他的儿子立下了典范。在甘地自己的法律与政治生涯中,为发生冲突的派别间折冲协调,就是他首要的目标。

甘地敬爱他的父亲,但是与他的母亲普利芭( Putlibai )更亲近。母亲给甘地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虔诚。她做到了以极大的牺牲奉献,全心全意地为他人服务。而且她还严格遵守宗教上的斋戒期。有一整年的时间,在没看见太阳之前,她绝不去碰任何食物。在季风来临的季节,莫罕达斯就会跑到室外,努力帮她在厚重云层中寻找太阳的踪影,如果太阳没有出现,她只是耸耸肩,微笑,等到隔天再说。

卡拉姆昌德把家人迁到拉杰果德( Rajkot )。当莫罕达斯还是当地的学童时,他非常的害羞。他每天上学、放学来去匆匆,根本不敢和同学说话。然而,他的生活起了变化。十三岁那年,莫罕达斯娶了一位同龄的女孩,美丽而意志坚定,她的名字叫做卡丝特芭( Kasturbai )。

这个年龄结婚似乎太小了些,但是童婚却是印度教的一项传统习俗。父母通常在孩子们比婴儿稍大时,就为他们安排好婚姻,根本没听过恋爱结婚这回事。长大以后,甘地反对童婚这项习俗,虽然他自己的婚姻维持了六十二年之久。甘地认为,就是因为这只是个古老的传统,因此没理由再将它实行下去。

一开始,结婚对甘地来说,是指有漂亮的新衣服穿,丰盛的食物,嫁娶的队伍,和新的玩伴。然而,很快地,他便想要建立起身为丈夫的传统权威。他不许卡丝特芭在没有他允许下出门,但她还是出门去了,他就会非常怀疑嫉妒。最后他们通常谁也不和谁说话。他曾试着在晚上给她上课,但是课程总是无法维持很久。好在他们头五年的婚姻中,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一半。因为习俗规定,年轻的妻子有部分的时间必须回到她父亲家中住。

莫罕达斯对某些事物感到忧心害怕,卡丝特芭却一点也不烦恼,这让他觉得丢脸,尤其是他恐惧在黑暗中睡觉。除此以外,他也觉得自己长得太瘦小,不够强壮。舍伊克米塔( SheikMehtab )是个比甘地年纪大的男孩,他的自信与活泼健康深深地吸引莫罕达斯。舍伊克米塔常利用莫罕达斯的担忧恐惧来劝诱他吃肉。甘地一家和其他许多印度教徒一般,因为宗教信仰而吃素。舍伊克米塔便拿自己做例子来说明吃肉的好处。接着他又提出另外一个论点:印度人因为不吃肉,所以长得矮小瘦弱;英国人吃肉,因此就有力量来统治他们。如果印度人想把英国人赶走的话,那么他们就必须开始吃肉。

甘 地(4)

基于爱国使命,必须成为一个肉食者。莫罕达斯被说服了,同意试试看。第一次尝试的时候,他又紧张又不习惯那种味道,弄得反胃不已。然而,为了救国的使命,他坚持继续尝试,甚至渐渐变得喜欢那种味道了。但是因为欺瞒父母而产生的罪恶感,最后还是战胜了他。他决定等自己能够公开地吃肉,不必冒着父母反对的风险时,再吃肉。

到后来,甘地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则是出自于自己的选择。吃素这件事,只是一个小男孩对传统印度教教规的质疑之一。他也不了解为什么和贱民接触就会被玷污了。他开始怀疑神的存在,于是停止到庙里去。同时,他对真理的信仰却愈来愈坚固,寻求真理成为他的最终目标。

一个偶发事件,首度让莫罕达斯知道什么是非暴力主张,也就是他长大后所秉持的原则。莫罕达斯偷偷从家里拿走了些黄金。事后他觉得很羞愧,于是就写了封悔过书,亲手交给父亲。甘地的父亲看完后就哭了,然后把他拥入怀中。真心的忏悔能够使他人宽恕你,而不是愤怒地惩罚你。

卡拉姆昌德卧病在床长达两年后去世,那年,他的儿子十七岁。在父亲快要死去之前,莫罕达斯感到不安与惊慌,就从父亲床边跑开去找卡丝特芭。

莫罕达斯的父亲与家人都希望他来继承世袭的官员职位。但是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学期,他的成绩不尽理想,这时他们家的一位友人建议莫罕达斯:为什么不到英国去念书呢?只需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拿到法律学位了。而且他拿的英国学位也较有威望。可是,他的母亲担心他会被*的欧洲社会给腐化了。最后,她放弃坚持,答应让他去,但是他必须先郑重地发下三个誓:绝不吃肉、喝酒及碰女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