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改革计划获得通过的成算增大了。想了想之后,九离又下旨,让中京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参与进来,并为两天后的朝会预热。
其实别把这事看得太过于复杂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好比一家大公司要推行一项改革举措,说改革成功了可以给每个员工涨工资,而大家又都知道改革是对公司有好处的,在两面利好的情况下,设若你是公司的员工,是会同意呢还是表示反对呢?
当然是同意了!
之所以会这么干脆,是因为这里面没有了道德的羁绊。设若这个改革是以背叛国家或是信仰为代价的呢?我估计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干脆地同意了!
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道德这个调子什么时候都得唱起来,这不但不会造成任何损失,说不定还会在某些时候赢得意想不到的好处呢?
九离的旨意一下,中京城顿时空前热闹了起来。拜座师的拜座师,寻恩主的寻恩主,访同年的访同年……各种聚会在私邸和酒楼同期举行了起来。目的只有一个:讨论是同意九王爷提出的理藩院改革方案还是不同意,如果同意又是怎么个同意法,如果不同意又要怎么表态……反正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复杂得可不是一般普通人能够想像得到的。
凤九渊倒是安逸地呆在九王府里坐看山河色变,盘算着如果这招还不能促使理藩院改革计划获得通过,那就只有另辟巧径了。反正他老人家是打定了主意,不管软的硬的,总之要走出一条路来才行。正无聊间,小太监来报,尚书令张平张大人求见。
尚书令张平?
凤九渊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主要是平时见他的机会太少了。
中书负责政务,尚书负责政令,门下负责监察封驳,三省之间互相制衡,构成了帝国的中央权力机构。因为神石走私案的事,凤九渊才对翁尚多了关注,再因为他对自己提出的理藩院改革方案的支持,两人这才走到了一起,建立了合作关系。尚书令张平可能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想趁这个机会搭上车来,多分些好处吧?
尚书令毕竟不是小人物,怠慢不得,凤九渊一声快请之后就让韩以柔拿衣服来换。
351 弥罗来使(一)
朝会如期举行。
但经过整整一个上午的激烈讨论,依旧没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只不过较上次朝会所不同的是,这次支持者和反对者几乎各占一半,另外还有一部分保持中立态度的。
朝会从辰时三刻开始,午时三刻结束,持续整整约两个时辰。
凤九渊实在搞不懂这些大多数都上了年纪的大老爷们精神头怎么这么好?没坐没靠,没吃没喝的,恁把他顶得七晕八素,邪火突突地往上蹿。偏偏个个都抱着一番大道理,压得他发作也不是,不发作更不是,甭提有多难受了。
散朝的钟声敲响了,九离不得不出声暂时终止这场讨论,她道:“……朕看出来了,诸位都是忧民忧国的实诚之士。理藩院的规制沿袭已经有838年未曾改动过了,祖制虽是祖制,但祖制未必就不能改,要不然也不会有历代先皇对理藩院的诸般改革了。诸位如果说改革错了,是不是指改革理藩院的历代先皇也错了呢?所以改革没错,但要看怎么改!好了,今天的朝会到此为止,诸位就理藩院改革有意见或者是方案的,尽可以向朕递折子。这个问题就留到下次朝会再讨论吧!退朝!”
在悠扬的乐声和太监们的呼喝声中,上百位大臣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一出无极殿的大门,凤九渊就咬牙切齿地叫道:“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气死我了……这帮二百五,全都脑子里进了耗子……”不巧张平的声音在身畔响了起来,他道:“王爷不必操之过急。皇上已经表态支持理藩院的改革,还把成功主持理藩院改革的历代先皇都请了出来,这足以说明支持改革的决心。诸大臣之所以会有如此相左的意见,最主要的还是不明白皇上的意图。今天的朝会之后,风向必然大变,不必等到下次朝会,百官们都会相继上折子支持改革的!只不过就改革的具体方案上,臣估计又会有波折!”
翁尚也凑了上来,问道:“哦,张大人是怎么看的?”
张平瞅了瞅翁尚,两人素来不对路,却都抢投到了凤九渊的帐下,只不过翁尚更为眼明手快,拔了头筹。“不敢。想必翁相有更高妙的意见了?”
翁尚笑了笑道:“今天的朝会上,我可是诸般解数全都丢了出来。张大人,你还没看见吗?”
见两人还在勾心斗角,玩着花花肠子,凤九渊的气更不打一处来,哼了一声道:“怎么,两位还嫌没有吵够?”
两人一听凤九渊不悦,忙请罪。张平说:“这样吧,王爷,臣今晚抽空去拜访一下督察院的刘吴两位大人,争取说服他们支持王爷的改革方案。只要拿下了这两位,反对派基本就瓦解了!”
翁尚尽管知道张平本就和督察院的刘吴是一伙的,但嘴上却不说破,要不然凤九渊又怀疑他们在彼此拆台,那就不好了。也说:“六部这边臣也会召开会议,争取尽快把意见都统一起来。这样一来,改革的阻力就大减,王爷的宏伟蓝图就可早日展现了!”
见两人都自请了差使,凤九渊这下才满意道:“那就辛苦两位了。还是那句话,咱们现在做的本来就是生意,就拿做生意的头脑来跟他们谈,要好处可以提,能给的本王绝不吝啬。”见两人面露尴尬之色,笑道:“两位觉得这说法丢人?可我觉得一点也不丢人。千里为官只为财,要是让本王把这点来之不易的清敬钱给搞得没了,你说换谁会心甘?到时两位恐怕也都恨不得吃了我吧?别矫情,本王是个实在人,相处久了你们自然知道。何况这又不是干坏事,至于那么晦淫晦盗的吗?”
“是,臣谨遵王爷教诲!”两人只得躬身作揖,算是领教了凤九渊的这番‘金科玉律’了。
还没出宫,就有小太监追了上来,说皇上宣他去武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