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之智,愚臣不及万一!」听完皇帝的话,赵国维先是拍马了一番,然后又故作姿态地道,「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讲吧。」淳于炆颔首道。
「皇上想要册立九殿下为太子,实乃明智之选,是黎民百姓之万福,至于萍娘娘……」赵国维吞吐起来。
「如何?」
「老臣以为皇上忧虑得极是,故恳请陛下下一道密旨,赐死萍妃娘娘,以绝后患!」
「这……!」淳于炆虽说不爱这个妃子,但始终是一夜夫妻百日恩,有些不忍心。
「这是得以两全的办法,皇上,切不可妇人之仁,误了国家大事!」赵国维激昂地道,他要力保煌夜上位,至于那个亡国公主,死不足惜!
「那……就这样罢。」俗话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淳于炆不禁握紧拳头,下起狠心,「等
夜儿册立之日,就赐她三尺白绫……」
「不,皇上,未免夜长梦多,走漏风声,还是尽快的好。」赵国维担心皇帝会反悔,又不立煌夜为太子了,主动请缨道,「老臣今晚就可派出特使,快马加鞭,明日就能赶回皇城,将这事情安排妥当。」
「唉,依了你罢。」萍妃早晚都难逃一死,淳于炆长叹道。
「老臣领旨!」赵国维并非第一次做这种勾当,知道如何布置,既可以处死萍妃,又不让煌夜起疑。
淳于炆一摆手,赵国维起身辞别而去。
「皇上,您看她们跳得多好。」云妃见他们商谈完了,便又缠绕上来,柔情万种,努力排解
着皇帝的忧心。
「爱妃,朕今晚是没这心情了……。」淳于炆依然愁眉不展,坐不了多久,便起身叫停了歌舞,带着云妃,摆驾回寝帐歇息去了。
※ ※ ※
第二日晨曦微露,静鞭响过,便是百官朝议之时,尽管是在朱雀河谷上举行朝会,但是官员们神情肃然,一身簇新官服,丝毫不敢松懈。
「皇上驾到!」执事太监高声通传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朝臣跪倒一地,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皇子们未被召见,全都留在各自的营帐内,听候消息。
淳于炆坐定之后,巡视百官一眼,开口道,「众卿家平身。」
「谢万岁!」
等到那些年迈的老臣们都爬起身,淳于炆才一脸严肃地道,「宣吧。」
众臣还有些不解,就看见老太监双手捧起一轴圣旨,缓慢展开,清了清嗓子后,大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九子煌夜,才智过人,人品贵重,通晓大义,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故今日起,册立其为大燕国太子,钦此!」
那间,帐篷内只剩下太监嘹亮的馀音,每个大臣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与意外!原以为今日早朝,皇上会商议册立太子一事,他们心里也早有打算,想向皇上举荐大皇子。
这里的官员,大约一半以上收受过大皇子的贿赂,也认为皇帝非立长子不可,因此拉帮结派,纷纷力挺大皇子,还想着大皇子立为储君以后,他们也能长享福贵,子孙无忧,可如今竟然是九皇子煌夜成了太子,他们全都哑口无言,不知如何是好!
就连宣诏的太监,也没料到大臣会全员失声,清咳了两声后,继续宣读另一份圣旨。
这是册封其他皇子的,淳于炆共育有子女三十一人,其中皇子十四人,公主十七人。
现在册封的是年长的皇子,即大皇子耀祖,封为北郡王,赐北边的鲁城为其封地。二皇子耀忠,封为北齐王,赐鲁城边上的齐城为其封地。
还有三皇子耀泰,封为西孤王,赐西边的孤城为其封地。八皇子耀康为东照王,赐东边的照城为其封地。
九皇子煌夜就是太子了,十皇子煌玥年仅十岁,暂不获封,待其成年后再做打算。
其馀的皇子均有获得奖赏,随行百官,按照官阶等级,也都获得金银赏赐,柯王爷是最风光的一个,他得到的赏赐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