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流民本来就身无长物,又没有蔽身之所,更容易得风寒,而得了风寒,也没有银钱医治。
盛兮颜看了一眼窗外,不知何时,天空中又飘起了雪花。
先是旱灾,再是寒冬,流匪四起,占地为王。
大荣朝这个庞然大物,正在悄悄地走向了暮年。
雪更大了,天气也更冷了。
百草堂也知近日来,得风寒的人不在少数,收了银子后也没有耽搁,当天就在店铺前挂出了赠药的告示,说是有一位善人在百草堂施药,但凡得了风寒的,都可以来领药。
除了那些流民外,对于一些贫苦百姓而言,大冬天的连柴火都难得,风寒也十分常见。
百草堂依着盛兮颜的吩咐,用大锅把药都事先熬好,每人每天都可以来领,直到病愈。
今年这寒冬确实比往常更冷,冻病的不在少数。
有银钱的倒也罢了,没有银钱的,就只能熬,往年也只有小孩子容易夭折,而今年,不少壮丁都病得奄奄一息。
百草堂施药,这药也不管是有用还是没用,都惹得不少人趋之若鹜,排队领药。
百草堂第一天就熬上了足足两大锅才堪堪够用。
药的效果也确实好,一开始不少人只是想死马当活马医,谁想这药一碗喝下去,身子就轻松了许多,高烧也退了,再又喝了两顿,病就好了大半。
病一好,就有人携家带口来百草堂磕头。
听说是一个不知名的善人施的药,更是连连磕头,千恩万谢。
本来百草堂的坐诊大夫瞧这方子就很特别,没想到效果居然这般好,外头那汉子他也见过,当时是又烧又咳,命都已经去了大半条了,这才短短一天,命竟就像是捡回来了。
古大夫沉吟道:“把方子拿来,我再瞧瞧。”
伙计立刻把方子找了出来,递给了他。
古大夫细细琢磨了一通,连连点头。
这方子的配伍确实巧妙,最重要的是,它用的药材都不昂贵,显然是专为了普通百姓准备的,又有一方通百症之效,这开方之人颇有一番手段。
“妙啊。”他赞了一句。
这方子,以他的水平是能看懂的,可要让他开一张类似的,是开不出来的。
他刚把方子放下,伙计就说道:“古大夫。那位昔归姑娘早上过来结银钱的时候还说了,这方子以后可以让我们百草堂用。”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