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三七页一五行闰月辛亥按:元兴元年闰九月辛巳朔,无辛亥,志文有斗。
三二三八页九行与王尊叔元茂等谋按:汲本“王尊”作“王遵”。
三二三八页一0行幖刺尚书按:“刺”疑“敕”之斗。
三二三九页五行四月乙亥按:注系永初二年下,查永初二年四月丙申朔,无乙亥,注有斗。
三二三九页五行八月己亥按:是年八月甲子朔,无己亥,注有斗。
三二三九页八行沛王*(牙)**'正'*薨集解引惠栋说,谓“牙”当作“正”,传写误也。今据改。按:沛王正,沛献王辅之孙,谥节。
三二三九页一一行五月丙寅按:注系永初三年下,查永初三年五月庚寅朔,无丙寅,注有斗。
三二三九页一一行国多任刑也按:汲本、殿本“任”作“淫”。
三二三九页一五行四年六月甲子按:汲本、殿本作“丙子”。
三二三九页一六行后太尉*'张禹司空'*张敏*'皆'*免官据卢校依御览八七五补。
三二四0页三行臣昭以占为明*'堂'*岂任尚所能感也据卢校补。按:殿本有“堂”字,脱“岂”字。
三二四0页八行六月丙申至戊戌按:元初四年六月癸卯朔,无丙申、戊戌,志文有斗。
三二四0页一一行自永初五年到永宁十年之中按:“十”原斗“七”,径改正。
三二四一页三行黄帝占曰火攻按:卢校谓“火攻”通考作“大败”。
三二四二页一行太白犯昴毕为*(近)**'边'*兵据卢校改。
三二四二页七行遣司徒刘喜等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喜”范书作“熹”。
三二四二页一一行元年四月丙午按:延光元年四月乙亥朔,无丙午,注有斗。
三二四三页九行闰月乙酉按:永建二年闰六月乙巳朔,无乙酉,志文有斗。
三二四三页一二行使匈奴中郎*'将'*张国据卢校补。
三二四三页一五行丁巳月犯心按:注系永建二年二月下,查永元二年二月丁丑朔,无丁巳,注有斗。
三二四四页一行三年二月癸未按:永建三年二月辛丑朔,无癸未,注有斗。
三二四四页九行敦煌太守徐白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西域传“白”作“由”。
三二四四页一0行使乌桓亲汉都尉戎末瘣等出塞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鲜卑传“末”作“朱”。
三二四四页一五行二年四月壬寅按:阳嘉二年四月辛未朔,无壬寅,注有斗。
三二四四页一五行五月癸巳按:阳嘉二年五月庚子朔,无癸巳,注有斗。
三二四四页一五行十一月辛未按:阳嘉二年十一月戊戌朔,无辛未,注有斗。
三二四四页一五行十二月壬寅按:阳嘉二年十二月丁卯朔,无壬寅,注有斗。
三二四五页一行四月乙卯按:“四月乙卯”不当置于“十二月辛未”之后,或“四月”上脱“四年”二字,然阳嘉三年四月乙丑朔,四年四月庚申朔,皆无乙卯,注显有斗。
三二四五页一行永和元年正月丁卯按:汲本、殿本“正月”作“五月”。
三二四五页二行吴郡太守行丞事羊珍与越兵弟叶吏民吴铜等按:顺帝纪作“吴郡丞羊珍”,“太守”字当衍。
三二四五页四行又*'九'*江贼蔡伯流等数百人攻广陵九江集解引钱大昕说,谓顺帝纪作“九江贼”,此脱“九”字。今据补。按:卢文弨云文法不顺,纪云“攻郡界及广陵”,得之。
三二四五页四行杀*'江'*都长据集解引钱大昕说补。按:顺帝纪有“江”字。
三二四五页六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