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辅酶q10的功效与作用 > 第45部分(第2页)

第45部分(第2页)

要是这人再不走,朱由崧都感觉自己的性取向都要改变了。

朱清脸色颇为难堪,狠狠跺了一下脚,说道:“既然小先生不欢迎我,在下便告辞了!”

那少年身形连晃几下,已经无影无踪,看来他佩剑倒也不是花架子,少年走后,徐光启不禁连连可惜,说道:“秀色可餐啊,殿下,虽然你要跟我们说些正事,不过也不用把她赶走吧!”

朱由崧嘿嘿笑道:“秀色可餐,那也得是美女才行啊,都说大明娈童盛行,难道徐先生也有这等龙阳之好?”

徐光启哈哈笑道:“小王爷,这你可看走眼了,那位朱清丰胸细腰,长腿翘臀,耳垂金环,颈无喉结,正是实打实的二八佳人,我老徐虽然没有龙阳之好,不过当年也是风流倜傥的才子,对于这样的二八佳人,正是我老徐最喜欢的类型!”

朱由崧大为懊悔,不禁叫道:“原来她是女人啊,哎呀,早知道我就不敢她走了!可惜了,连她家住哪里都不知道!”

想想自己当年也是阅女无数,当然是在电脑上,不过在宫里呆得时间长了,接触的不是宫女就是太监,居然连性别判断能力都下降了,不过朱由崧却没想到这老徐的眼睛如此厉害,想想自己两世加起来都没徐光启的年纪大,想到这里倒也明白了。

徐光启笑道:“殿下不用懊悔,反正殿下在洛阳的时日还长,慢慢寻找总能够碰得到,既然殿下把那位佳人赶走,想必是有什么事情要对我们说,不知道究竟何事?”

说到正事,朱由崧也严肃起来,说道:“其实就是北海的事情,徐先生也知道,如今是北海垦荒第二年了,北海那里是我施政的一个实验地点,若是能够行得通,那么在大明自然也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在以前就已经讨论过我们怎么实现大明的中兴,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教育,此时在北海,有三千名从全国各地弄来的七八岁到十四五岁的孤儿,我打算让这些孩子成为新式教育的起点!”

徐光启满脸兴奋,三千名学生,都赶上国子监了,他说道:“其实这些日子我也一直都在想这件事情,只是不知道应该设立什么科目,而国家民族意识又是怎么培养?”

朱由崧笑道:“其实国家民族意识不用刻意培养,只要他们学过历史都应明白我们民族的光辉和荣耀,岳飞抗金,荣耀千古,秦桧赵构,卖国求安,遗臭万年!至于说是科目,从五岁开始到十岁,算是小学或是蒙学,只教国文和数学就行了,也不用太过艰难,浅显一点就行,从十多岁开始,智力增长算是最快的一个阶段,这就是中学阶段,国文和数学还要教,其他的中国史学、外国史学,天文地理学、经典物理学和化学基础都要学习,因为学业负担重,所以中学阶段应该在六年或是七年,若是徐先生想要更长时间也可以,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些都要看徐先生怎么安排了!当然中学阶段的知识也不必太过精深,但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眼界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

徐光启点了点头,向朱由崧说道:“这样的话,大学就是专业的研究型学校了?每个人都精研自己的专业学问?”

朱由崧笑道:“那也不行,专业的研究型学校,虽然有助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不过我们的社会可不是一副精密机器那么简单,办大学就要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专业知识出众的人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文教育。教育,可不仅仅是为学生解惑,让他们掌握知识!”

研究型大学,最典型的就是德国人,以柏林洪堡大学为典型,有人说,若是没有柏林洪堡大学,就没有如今的德意志,这句话没错,柏林洪堡大学开启了现代大学的历史,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但是也让整个德国民族涂上了自己的色彩,严谨而有序,长于小节,而缺少大局意识,以至于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一败再败。

中国人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几千年的战争史,这让中国文人官员养成了好的大局观,在大略上一般不会犯什么错误,只是因为眼高手低,或是左右掣肘,有好的方略,却无法执行而已。

徐光启不禁心情激动,说道:“殿下所言甚是,只是不知道我合适启程,徐某已经迫不及待了!”

朱由崧笑道:“自然是越快越好,北海那边,高以道已经将校舍和各种器具都准备妥当了,正要等着徐先生过去呢!乘四轮马车,从洛阳经北京,便可达到天津港,那里每天都有我们北海公司的船只,先生随时都能够出发!若是先生愿意,明天我就能安排人将先生送过去。”

徐光启摇连连摇头说道:“什么明天?今天还不到晌午,正是出发之时,你马上安排我出发!”

朱由崧苦笑说道:“这也太急了点吧?”

徐光启说道:“急?我当然要急!我早一天到那里,就能早一天组织学校工作。现在教科书需要准备,师资人员需要培训,我可等不了太久!那些孩子现在正处于学习的最好时光,lang费一天都是可惜!”

朱由崧拗不过他,只能让马如蛟准备马车送徐光启到天津。徐光启走后,朱由崧的这次踏春就算是结束了,因为福王结交官员那是大忌,虽然他们福王一脉如今深受皇帝宠爱,但是难保日后那些人不借此来发难。因此他这次与徐光启的谈话,不过是踏春偶遇而已。

回到王府,只见今天王府众人却来来往往,仿佛节日一般,要知道自从朱常洵来到洛阳之后,他的兴致一直不佳,就连节日也不过草草应付罢了。

来到自己的房间,看到花新蕊,连忙问道:“新蕊姐姐,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么大排场?”

新蕊笑道:“殿下一大早就出去了,因此有所不知,今天是王妃的一位子侄辈的亲戚来看望王妃,王妃对这位亲戚也很欢迎,因此要我们好好准备一下,去去这福王府的沉闷之气!”

朱由崧却也没多在意,等到晚宴之时,母妃邹氏一脸喜气,说道:“崧儿,今天我要介绍一位亲戚,清儿,你出来吧!”

此时珠帘一卷,一位美人袅袅婷婷而来,娴静处似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只见那美人一身宫装,头梳凤髻,腰间却仍悬挂着一把宝剑,再看那面目分明就是早上春游之时碰到的那个“朱清”。

而在后面则跟着一个丫鬟,那丫鬟一身鹅黄色衣裙,而且就姿色而论,这丫鬟居然也不逊色于这位“朱清”小姐。

“你……你……你!”朱由崧指着这位“朱清”,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朱清”却笑着来到朱由崧面前,像那些士子一样拱手施礼,笑道:“小先生,学生朱清有理了!”

这次“朱清”看到朱由崧,那是越看越高兴,这小混蛋,当时居然赶自己离开,原以为日后也不会相见了,不过老天开眼,居然给了自己一个报复的机会。

邹氏却有些奇怪问道:“你们二人之前见过?”

朱由崧点点头说道:“今天早上出门踏青之时,曾经见过这位‘小姐’!不过并无深交,不知道这位小姐是……”

邹氏笑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