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乔婉也没闲着,当天晚上泡上了黄豆。
当天晚上顾聿安就知道乔婉想做豆腐,两口子用空间里的iPad查了不少资料,做足了功课。
而且点豆腐的原料他们空间里还真有。
当天晚上睡得很早,顾聿安第二天早早起来就去磨豆腐。
这个石墨家里就有,平日里自家磨点儿东西也靠这个东西。
有一个大的磨盘是专门用来磨面粉的。
另外一个小的磨盘则是家里磨点儿芝麻或者磨点儿豆子之类的。
老太太看到自家儿子在那里推磨盘,不由得有些担心。
“安哥,你还是回屋里读书吧,这活儿你干不了,还是娘来干。”
“娘,读书是读书,您放心,耽误不了读书的时间。
我一边背书还可以一边推磨,正好借着推磨还能锻炼身体。
您看这些日子,我帮着家里挑水,劈柴。身体强壮了不少。”
老太太听了这话也觉得有点儿认可,毕竟儿子前面身子骨可真不强壮,可是瞅瞅现在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脸色甚至开始红润起来。看书溂
的确,儿子现在为了心疼自己和儿媳妇,不光包揽了家里的打水劈柴,甚至早上起来的时候还会在全院子里打一套拳。
看着并不激烈,但是明显能够感受到儿子身体好了很多。
也许干干农活儿说不定有啥好处。
“行吧,你要是累了就得歇歇。喊我和你媳妇儿就行。”
顾聿安二话没说,推了三个小时的磨盘。
乔婉特意做成了两种豆腐,一种是南方的南豆腐,也就叫做嫩豆腐,另外一种豆腐则是北方的北豆腐,相对来说硬度好一些。
把略微已经有些成型的豆腐用白色的纱布包起来,上面压上厚实的木板和石头。
一家人已经开始吃早饭。
等到吃完早饭那些豆腐都已经成型。
就算是做的最少,可是这两种豆腐加在一块儿也有二三十斤。
顾聿安拎着篮子出门。
两种豆腐给村里的里正,还有族里的族老亲戚长辈各送了一些。
每一家都不多,也就是两种豆腐各送了一小块儿。
毕竟他们俩要在村里生活,不能像原主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必要的交际应酬还是得做到以前这些全靠原主的母亲在那里打理。
可是现在顾聿安来了自然要重新开始。
原主当初一方面是自己身子弱,另外一方面就是读书读傻了。
根本不知道心疼母亲。
可是顾聿安不是。
果然豆腐送上门去,虽然各家心里是有些嫌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