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村寨
徐常钧走下了山顶,向着村寨方向走去。
在时局动荡的时候,山民们联合起来以求自保,村寨往往就是这种特殊时期的产物,而在徐州郡这种地方,时局几乎就没有好的时候。
动荡艰难的环境,造就了山民封闭、固执、团结、排外的性格,也就是所谓的穷山恶水出刁民。
还好,即便如此,大多数人对于道士还是尊敬的。
徐常钧没有带那个绣着玄武图的符包,也没有穿着真传弟子特有的华丽法袍,而是打扮成了一个普通的游方道士,身后背着药箱,胸口挂着八卦镜,一身简朴的青色道袍。一副积善派道士的打扮。
这些道士没有那么多好勇斗狠的法门,也没有那么多神奇的法术,他们都是以医术、符术行走世间,治病救人,行善积福。他们的理念就是,只需要积累功德,便可得天地认可,并终有一日能够褪去肉身,羽化飞升。
就宗教理论来说,他们这一套东西没什么毛病,但内核的思想却与其他流派大相径庭。无论是符箓派请神入体,还是丹鼎派性命双修,亦或者是占验派趋生避死、神道派供奉天地,其本质都是修己身。只有这帮人,将自己的修行,与对天地的贡献联系到了一起。
不能说他们的理论就有问题,事实上积善派中确实有不少并未修过性命,却能活好几百岁,还能翻山越岭,单手放倒几十个小年轻的大佬。但这也导致他们和其他流派玩不到一起去。
道门内部互相鄙视,也往往直接无视掉积善派的人,好像这群人压根就不存在一样。
不过尽管在道门内部处境尴尬,但是积善派在民间的风评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大多数人也没有把他们当成道士,而是当成了手段高超的大夫。
而徐常钧作为一个经受过正经道家教育的真传弟子,山医命卜相这五术都属于基本技能,而且基本功异常扎实,虽然比不过那些真正的积善派传人,但治病救人还是没问题的。
唯一的问题是,万一被人揭穿了身份,传出去不太好做人。
带着对未来的某种恐惧,徐常钧深深地叹了口气。
此时他已经接近了村寨,靠近了看,这村寨的大小远远超出他的预料,宛如一座山中小城。
门口人来人往,多是背着药篓,拿着工具的采药人。
这些人看着面前突然出现的陌生人,眼中都充满了警惕,直到他们看到徐常钧背后的药箱和身上的道袍。
积善派的好名声在这一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未等徐常钧都到门口,就看到一群人迎了上来,脸上挂着谦卑的笑。
“道爷,不知到我们这里有何贵干?”领头的一位老者笑着问道,语气虽然谦卑,但话里透出的意思却有些不太对劲。
徐常钧没听出来,很寻常地点了点头说道:“在下道门玄阳子,云游四方到此,想进去讨碗水喝。”
“道爷,您这话可是折煞我们了!那个……小五,去通知一下郑老,准备一桌酒席招待贵客。”
这老者似乎极有威望,听他这么一招呼,人群中马上就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跑了出去,直接冲进了村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