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眼前这个,他是才考中的秀才,据称在咱附近这几个县里都是拔尖儿的,要不然能来到这里,本来是寻我的,却被县太爷家的公子迎进了家。嗯那,他和县太爷家的公子他们关系好,都认识。”
秀花缓口气,继续嘴不停道:
“瞧我又扯远了,我那小外孙女婿早早就画完了房子图,我那屋子,他早就给提前画出来了,只等着照那画上的盖房呢。我在这边,没什么特别亲厚的人,咱俩这关系,你忙完给牛接种的事儿一定要去我那里溜达溜达,啥说头没有,更不用有顾虑,我闺女家,我当家。你要是有啥难事,更要去寻我。”
说着话,其他几位婆子算是看出来了,秀花真没吹牛。
因为秀花回头招呼左撇子,让给写个地址。
然后秀花的女婿还没来得及应声呢,那位村里现在传的很有出息的外孙女婿先应答道:“外婆,我来写。”
不仅如此,下来交给秀花地址的时候,还非常有礼、非常给秀花面子的主动问道:“外婆,这几位……”
“这是你秀芬姥姥。”
罗峻熙看到外婆拽住其中一位婆子的手不撒开,就知俩人关系极为要好,他立马面带笑容,郑重执晚辈礼。
不止罗峻熙,连着左撇子也下了车。
明明之前,秀花的女婿以及孙女婿没听到她们几位婆子在道边聊的是什么,却主动邀请秀芬去游寒村做客。和秀花说的话不谋而合,也提了开春盖新房,到时去住,秀花的屋子会很大,不用有顾虑的事儿。
其他几位相陪的婆子,听完心里那叫羡慕和后悔。羡慕秀芬能被秀花的女婿和孙女婿高看,后悔她们曾经没和秀花关系处到位。
而秀芬这回才有机会细瞧瞧左撇子,她老姐姐的女婿。
以前只听说来着。识字是文人,没脾气,老姐姐的女儿给生了仨闺女,不但没怨怼,而且还让媳妇当家。在老姐姐那里,听说的都是女婿的好话,果然,面相上看就是位能养岳母的好女婿。
也是,要是不好的,根本不可能让老姐姐带吉老三离开。
再不用多虑多问了,只凭这一件事就知人品。
秀芬和秀花撕扯着一包袱干粮:“不算啥稀奇的,就是用牛奶和面蒸的干粮,寻思这么蒸软和,我连包子都没包,一路上吃,快拿着。”
家里没有肉,拿啥做包子。
之前吉家人在族长家里闹分家那阵,秀芬只让她男人去族长家大门外守着,嘱咐要是屋里闹起来就去帮忙拉偏架。而她自己却没在场,她忙着回家蒸干粮来着。
秀花生气,死活不想接干粮:“路过县城,愿意吃啥,兜里有钱就能买,你费这事儿作甚。咱们之间谁不知道谁呀,你这几年太难了,你家外面饥荒才还完,我都怀疑这是你家一年的细粮,都搭在我这里了。”
后来还是俩人撕扯的,连罗峻熙这个不擅长“拉架”的都伸手了,左撇子接过了岳母闺蜜给的干粮。心中还开了小差,直感慨呢:瞧瞧他岳母这人缘,可真是不错。
当车辆重新动了起来。
婆子们纷纷避到路边,目送秀花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