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兄的这首诗不差,可问题是…有点犯忌。因为作诗者,是李唐后裔。
有心人一琢磨,就是怀念大唐的意思。
谁家旧宫殿?何处阊阖开?
当然是李家的。
至于“数百年来事,欲说已忘言”,也有追忆悼亡、黍离之叹的意思。
孝成堂兄,为了帮李家赢得彩头,已经有点急了。
幸好,他只是个小人物,无权无势,也无人会较真。
云裳忍不住扫了李孝成一眼,心道:你作诗注意点啊。
郭仲元不由微微一笑。他放心了。李孝成这一首其实也不差,可是比起自己的诗,却还是有所不如。
起码,节帅肯定更喜欢自己的诗。
稳了。
石抹明安似笑非笑的扫了李孝成一眼,还没有说话,就听李俊民道:
“这诗感叹秦汉隋唐之兴亡,历代之变幻,忧思婉转,有警示之言,也算不错,尚可。”
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帮李孝成圆了回来。
李孝成的诗意,一下子就从追怀大唐,变成感叹秦汉隋唐。
与此同时,李俊民也大有深意的看了李孝成一眼,带着一丝警醒。
李孝成悚然一惊,暗自惭愧。
为了赢取那把刀,他有些着相了。自己这首诗,有点犯忌。
李孝先赶紧站起来,帮着转移话题道:“节帅,小人李孝先献丑。”
随即吟道:“三秦千秋在,不老是长安。五陵原上客,一梦入华山。”
石抹明安虽然颔首,却眉头一皱。
这首诗,有点怪。
前两句和后两句,非常割裂,就像是强行拼凑一般。
同时,诗的意思,也变得隐晦不明。
但要说这首诗很差,却又过分了。因为诗中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显然不是打油诗可比。
耶律寅娘和郭仲元等人,也都这么看。
这首诗的意思,有些深邃。
李俊民看了李孝先一眼,缓缓说道:“诗意看似明了,却又含混破碎,前后失调,意趣难明,似是而非,不知所谓,不过——”
“却又以怪拙中见奇崛,尚有可取。”
意思是,这首诗虽然有点怪异,但也算是合格,不是萧福果的打油诗。
石抹明安点点头,“鹤鸣先生一语中的,恰如其分啊。”
他又看向李桓,“你三个堂兄都有诗在,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