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承海的儿子姚之道,任职光禄丞,奉行中庸之道,政绩普通,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平日里在姚府跟个隐形人儿似的,姚承海懒得搭理,只有遇着姚常思的事,才会把人弄过来敲打训诫。
姚常思近来放纵得很,不跟世家子厮混,反而流连秦楼楚馆间,整日不着家。要么就是意气用事,借用祖父的关系仗势欺人,逼着北地官吏豪绅写联名状夸苏戚。
简直胡来。
姚承海骂完姚之道,又骂姚常思,见这孙儿半醉不醒的样子,气得吩咐家仆泼冰水。
仆役哪儿敢真泼冰水啊,弄了盆微温的水浇在小公子头上。姚常思打了个激灵,终于清醒过来,抹了把湿淋淋的脸,跪直了说话。
“爷爷……”
纵使姚承海有百般不满,听见这声呼唤,脸上的严苛便清减几分。旁边的姚之道看得清楚,顿时满腹委屈,他自个儿还是亲儿子呢,都没这个待遇。
当然,他也放不下身段喊姚承海爹爹。唉,年纪大了,长得五大三粗的,不好撒娇啊。
第302章不问前程
姚承海问:“你近来玩得可开心?”
姚常思绷紧了脸,水珠沿着额角滴滴答答落在地上。漂亮清澈的杏眼泛着淡淡血色,不知是被水浸的,还是别的什么缘故。
他梗着脖子回答:“开心。”
“你开心个屁。”姚承海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别以为我不懂你心里那点儿破事。”
喜欢的姑娘嫁给了薛相,和戚家说好了亲事,未过门的妻子又被害死。消沉许久之后,听闻京中流言,勃然大怒替苏戚撑腰争公道。
前前后后这些波折,试问谁不知道呢。
要不是姚承海压着事儿,指不定自家这蠢小子也卷进苏戚不轨的流言里,牵连整个姚家不得安宁。
姚承海虽然老了,脑子还没糊涂。他看得出薛相和苏戚之间出了事,而且这事儿绝非普通争吵。苏戚也并不是在外游山玩水,否则苏太仆不可能病倒,甚至不问政事。
关于栾陵之行,姚承海倚仗着耳目众多,也窥探得许多消息。知道莫余卿觊觎萧氏,想除掉丞相,于是派遣穆念青前去栾陵。而携夫人远行的薛景寒,虽然完好无损地回来了,但没有带回苏戚,结合丞相的说辞,姚承海认为,苏戚很有可能和穆念青在一起。
莫余卿能驱使穆念青带兵暗杀薛景寒,想必就是用这女子做诱饵罢?
如此说来,京城的流言并非没有依据。
姚承海猜想,薛景寒应当在栾陵和穆念青达成了什么协议,才能平安归来。丞相不可能抵挡得住衍西军的攻势。想要保住自己,总得付出点儿什么。也许他的确傲骨铮铮,可权势永远比女人更重要,放弃苏戚换来重回朝堂的机会,也不是不可能。
苏戚在姚承海眼里完全就是个祸害。这种人霍霍薛相和穆念青也就罢了,自家孙儿掺和进去算怎么回事?
瞧瞧他现在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