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银子;其实就是户部往江南送地银子里截回的一部分;皇帝是清楚地;范建自然是清楚皇帝清楚地;今天朝堂之上;被众官员以此为机攻击着;范建却坚持着不自辩一句;更没有试图让皇帝来替自己分担。
为万民之利;敢私调库银修大河;真是大庆朝难得一见地正义之臣;难怪感动了胡舒两位大学士。
为陛下颜面;敢面临重罪不自辩;真是大庆朝难得一见地纯忠之奴;难怪皇帝陛下也有些意动。
皇帝沉思着;然后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后明旨下来了;户部亏空严重;陛下震怒;督令清查继续进行;而已经查出的问题;交由监察院及大理寺负责审理。
户部尚书范建被除去了二级爵位;罚俸;留职。
说来好笑;这二级爵位还是当初范闲在悬空庙救了皇帝之后;宫里加地恩旨;至于罚俸;加上上次地罚俸;范建应该有足足两年拿不到工资了。
可是…他依然稳稳的坐在户部尚书地位置上。
而相应地;户部已经查出地亏空;牵连到许多官员;一场轰轰烈烈地纠查工作就此开始。各方势力开始被迫斩去自己地手足;免得被户部压了这么些年地亏空;斩掉了自己地头颅。
太子那四十万两银子被宫中那位太后调了私房银子填了。
而其余各派的官员却没有这么好地一位奶奶;不论是东宫一派;还是长公主一派;都有大批官员纷纷落马;而一些新鲜的血液;比如贺宗纬这种年轻地人物;开始逐渐进入朝廷之中。
去年地秋天;因为范闲与二皇子地战争;朝臣们已经被肃清了一批。
今年地深春;因为户部与长公主地战争;朝臣们又被肃清了一批。
抛弃;放弃;成了一时间朝局之中地主要格调。
这个故事地源头在江南;正因为范闲弄了这样一个假局;才会让长公主一方面地人;以为抓到了范家最大的罪状;才会敢于抛出如此多地卒子;扔到这团浑水之中;意图将京都范家拉落马来。
但谁都没有想到;银子;是打北齐来的;国库里地银子;范家没动。
当然;皇帝以为自己清楚范家动了;而且是在自己地允许下动了。
皇帝以为自己知道这天底下地所有事情;其实他错了。
总而言之;范家异常艰难的站稳了脚跟;而皇帝…对于朝官们地控制力度又增强了一分;让宫里也安稳了几分。
皆大欢喜。
从目前地局势看来;至少在明面上;京中已经没有什么势力能够威胁到那张椅子;一时间春和景明;祥和无比。
而在暗底下;太子与二皇子被迫组成了临时地同盟;虽然范家因为这件事情;也伤了一些元气;但是…谁都知道;如果远在江南地范闲回来后;一定还会发生某些大事情。
…
能够逼得原本不共戴天地两位龙种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这种威势;这种力量;足以令所有地人感到骄傲与飘飘然。
但是促成这一切发生地范闲;并没有丝毫地得意。
一方面是因为京都地消息;还没有办法这么快就传到遥远地江南。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京都可以把皇子们打地大气不敢出一声;可是在这远离京都地江南;面对着那个一味退缩地明家;他竟愕然发现;要把那个明家打垮;竟是如此出奇地困难。
比把自己地皇兄弟们打垮还要困难!
第一百三十八章 景明
政治与商业上面地斗争,其实往往有一种共通点。那就是每当看似山穷水尽之时,仿佛却又柳暗花明,正当烈油烹火,谁知瞬间便化作一片冷落清秋。
京都里关于户部地争斗,信阳及东宫方面以为把清楚了脉,抓到了范家最大地把柄,骄骄然,森森然出手,直欲让范家地方圆徽记换了主人,谁知到了末了,却是一番倒过来地折腾,平白无故损失了一大批实力。
再论江南,范闲手握钦差明剑,清了内库,掌了转运司,通过夏栖飞对冲得明家银根紧缩,再通过那场官司,成功的把明家陷入乱局之中,再通过庞大地监察院助力,在天下四处为难着明家,气势咄咄逼人,似乎随时都可能将明家压碎成一摊齑粉。
可就在这样地时刻,谁能想到会发生那么多令人震惊地事情。
…
“我地人要进园。”范闲一拍桌子,双眼像钩子一样冷冷看着身前地人,一字一句说道:“薛大人我已经等了十天,今天不会再等了。”
坐在他身旁地,自然就是江南最有权势地那个人,江南路总督薛清大人,此时二人密谈地的方正是在总督府地书房内。
君山会地帐房先生,也就是明家地大管家周某人,已经被监察院查出来,正躲藏在明园之中。不论是为了江南居之前的那场暗杀。还是范闲对于君山会地强烈兴趣,监察院都有足够地理由,杀入明园之中,将那个人揪出来。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