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点漆居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连发两款新品,来自徽州的钟岳自然是最可疑的对象。这回曹莫荣以徽墨传承做饵,所图甚大。
他走过车道,跨入到德宣斋中。
听到有脚步声,收了画作的庞军微笑道:“不好意思,小店还未营业。”
曹西岚微笑道:“怎么?这开门做生意的,还有拒客的道理?”
“哪里。若是买点文房用具,自便。装裱之类的,得等到初十之后。”
“您这里有墨卖么?”
庞军笑道:“瞧您说的,我们徽州的书斋里,笔墨纸砚,应有尽有。若是徽州不卖墨了,天下都无墨可卖了。”
这话虽然狂是狂妄了些,但是不吹不黑,徽墨占据墨业的别说半壁江山了,用只手遮天都不为过。
“听闻您这里有上好的一种墨锭,周身都无描金镂刻的,可是?”之前从搜集到的信息里,曹西岚知道在一点漆金樽系列还没面世前,徽州的墨业圈出现过一批质量上乘,却没有任何标识的墨锭,现如今看来,和这德宣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错。不过这批墨锭早就卖完了,您试试这款一点漆的金樽系列,手感无二。”
曹西岚笑道:“不,我就要那一批无标示的。”
“那真是不好意思,真卖断货了,而且可能没货了。”庞军苦笑道。他当然知道,当初钟岳给的那批货,就是如今华丽变身的一点漆金樽系列了,无论从墨色、墨香以及光泽来看,就是如法炮制的,不过他是用这批墨时间最长久的人了,能够细微的感觉出来,当初那批没有标识的墨锭,工艺上要比如今一点漆金樽系列高上那么一个档次,这也难怪虽然金樽系列走俏,仍有不少老买主到他这里,寻求那款毫无标识的古墨来。
“这样啊……那真是可惜了。”
庞军搓了搓手,“您还有什么需要?”
正是年节,要不是钟岳提前打过电话,这会儿他都还在家里休息呢,多做一笔少做一笔,带差不差的,无所谓。
曹西岚看着庞军的眼睛,问道:“我能见见制造那批墨的老师傅吗?”
庞军一愣,随即笑道:“抱歉,这是商业机密。”
曹西岚旁敲侧击地问话,并非是要找那批墨的余库,而是想知道那批墨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生怕打草惊蛇,他也就不问得太过裸露,以免被庞军看出什么猫腻来,笑了笑,“那好,给我拿一款一点漆金樽系列吧。”
第三四六章 一步未雨绸缪的棋
钟岳本来回到县里的时候,想去黄家探望一下,然而上午刚去过顾家,他自问了一句,现在去黄家,钟不器,你想干嘛?
出师无名啊!
于是钟岳折返回下乡了。走到桃林前,看到停着辆车,他便驻足下来。
车门打开,是个不认识的老头。
若是平常大马路上,钟岳恐怕连脚步都不会停下来,只是现在,这里独钟家一户,来者自然就是找上门来的,是人是鬼就不得而知了。
“是钟先生吧。”
“嗯,您是……”
“鄙人曹莫荣。”
钟岳也是最近才将曹莫荣、曹西岚这几个名字回忆起来,不然他的印象里,姓曹的可能就曹丹青一人了。
“原来是曹老先生,不知光临寒舍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想和钟先生说几句体己话。”
钟岳拎着皮匣,并没有要请曹莫荣进去坐的意思,有些人他一张口,钟岳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厥词了。
“之前一点漆最困难的时候,曹西岚曹少爷过来,我都婉拒了。现在墨业的市场行情如何,曹老先生您应该看得明白,所以若是有关一点漆墨方的事情,我想多说无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