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我……我有约会。”
肯·贝利若有所思地看着詹妮弗离开事务所。他具有猜透别人心思的本领,并
一向为此而自豪。可是,詹妮弗·帕克却使他有点捉摸不透。当他从报上和电视里
看到詹妮弗的消息时,他认为一定有人出钱买通了这个女子,以破坏对迈克尔·莫
雷蒂的审讯。可现在见了詹妮弗本人之后,他有点怀疑了。他自己结过一次婚,可
是婚姻带给他的是一场灾难。从此,他对女人不屑一顾。然而一种无形的东西告诉
他,眼前这个女子非同一般,她才貌双全,又富有强烈的自尊心。上帝!他提醒自
己说:别发傻劲了,那种伤心事,一个人一辈子遇上一次就够了。埃玛·拉查洛斯
①是个多愁善感的白痴,詹妮弗这样想。
①拉查洛斯是美国女诗人。诗作多以歌颂自由、反抗种族压迫为主题。她为纽
约“自由女神”塑像写的《新的巨人》一诗,刻在塑像座底。这里引的是该诗中的
两句。
“把那些疲乏不堪、穷愁潦倒、
渴望着自由地呼吸的人们,
都送来给我吧!
把那些无家可归、饱经风霜的人们,
都送来给我吧!”
任何一个想在纽约落脚谋生的人,在一个小时之内便会碰得头破血流。这里没
有人关心你的死活,不要再垂头丧气了。可是要生存下去谈何容易!她身上只剩下
最后十八美元了。公寓住房的租金早该交了,合租的事务所租金再过两天也得付了,
再住下去是没钱了,即使要走,她也拿不出路费了。
詹妮弗根据电话号码簿的黄色索引②,依次给各个法律事务所打电话,希望被
人录用。她总是用外边的公用电话打电话,生怕叫肯·贝利和奥多·温泽尔听了去。
可是每次打电话的结果都一样——谁也无意用她。她恨不得马上回到凯尔索,谋一
个法律事务方面的助手位置,或是给他父亲的朋友当秘书。要是父亲地下有知,见
她四处碰壁,一败涂地,一定会含恨九泉的。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有含垢忍辱
回故乡去。现在急待解决的是盘缠。她在《纽约邮报》下午版中细细翻寻,总算找
到一则广告:征求驱车前往西雅图的同伴,以共同分担路费。广告上登有电话号码,
詹妮弗挂了个电话,可是没有人来接。她决定次日早晨再打一次。
②美国电话号码簿的索引部分,常印在黄色纸张上。
第二天,詹妮弗最后一次去上班。奥多·温泽尔已外出。肯·贝利照例在打电
话,他穿了一条蓝色长裤,上身配着鸡心领开士米套衫。
“你的妻子找到了,”他在电话中说,“可是伙计,问题是她不愿意回家……
我知道。女人们的心思难以捉摸啊……好吧,我告诉你她目前的地址,你可要好言
好语劝她回心转意,跟你回家。”说完,他报了市内一家旅馆的电话号码,挂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