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宋太祖传奇陈建斌 > 第36部分(第1页)

第36部分(第1页)

:“皇上聪明天纵,岂是凡夫可比。”

宋太祖道:“咱们兄弟少小便识,谁不知道谁了?以后少说些面谀的话。”翟守珣才来一两个时辰,见太祖故人情重,已把自己当做亲信,如何不喜?又见太祖豁达大度,体任自然,尤为心折,自然一心投效,更无疑忌。

饭后,赐茶。太祖才从容问道:“李重进这次派你来做甚?”守珣道:“重进派臣来上奏,恳请皇上允其入觐,以贺皇上登基呢!”太祖一怔,随即笑道:“他是真心想来京师么?”守珣道:“是否真心,他没跟臣说,然以臣忖之,恐非实意。”太祖笑问道:“何以见得?”守珣道:“重进自闻皇上登基后,惶然不自安,逐日修治城隍,打造军器,扩兵买马,前日李筠派使者送腊书来,约以南北并叛,至今使者还留在扬州未走呢!重进复修书暗通南唐,请求发兵相助,也只缘南唐不肯答允,是以不敢亟反耳。臣据此断之,入觐之请恐非真意。”太祖道:“这奸贼果然暗通南唐。”处耘道:“他若是真心入觐,来便是了,又何须事先奏请?”这明明是试探朝廷态度呢!若是允他入觐,他必疑朝廷要乘机夺他兵权,臣意以为不如暂拒之为宜。太祖点头道:“不错!”吩咐召翰林学士李昉来,嘱道:“李重进请求入觐,朕不欲见之,卿善为我却之。”这李昉果然大才,略一凝思,便落笔写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虽在远方,还同一体。君臣之份,方契远图,修朝觐之仪,何须此日?”太祖看了点头,用了御玺,交付与翟守珣,说道:“我欲赐重进铁券,许以永保富贵,他能信我么?”守珣道:“重进恐怕终无归顺之意。”太祖叹道:“这也由得他,朕实无图彼之意也。尔将铁券带回去,以示朕之意诚可也。”守珣叩头道:“陛下以此赤诚待也,他如果仍不悔改,是无良心也。”太祖站起身来,走近守珣,两手按在守珣肩上,恳言道:“守珣,这南方之事,朕便拜托给你了。即或李重进决意谋反,你若能说得他稍缓其谋,勿令南北两凶并举,便是帮了我个大忙!”守珣慷慨言道:“臣必当勉力为之,不贻陛下重忧也。”于是辞了太祖,匆匆回扬州去了。

这翟守珣原是李重进亲吏,跟随李重进已久,李重进怎知他和宋太祖的渊源关系?见他回来,又带来了御书、铁券,心中一宽,忙细细问了宋太祖接见情况。翟守珣善于言辞,乃力陈朝廷全无图重进之意,且道:“皇上说:方今朝廷粗定,东南严疆端赖重进镇之,这个时候又来朝觐做甚?李重进忒也多礼。”李重进心中又是一宽。进一步探询朝廷动态。守珣道:“朝廷正忙着对付李筠叛乱呢!依我看:似乎文武诸大臣都臣伏于今上了,京师很是安定呢!”李重进忙道:“朝廷与李筠是否会打起来?”守珣道:“这是一定的了。主公:如今扬州城池残破,攻守之备未具,南唐又不肯助我。以此,主人宜养威持重,不如俟李筠举事后,与朝廷打个两败俱伤,那时,主公坐收渔夫之利,岂不是万全之策么?”一席话说得李重进信了,拍着翟守珣肩头道:“你说得甚是,我又何必去替李筠火中取栗呢?”当下改而持观望态度,只是战守之备,更是抓得紧了。 。。

第二十三回 戡平叛乱 强藩敛手宋基定(4)

再说那李守节奔回潞州,把宋太祖说的话一字不漏地向李筠说了,李筠反谋愈忽,四月,他把监军使抓了起来,派人将他绑赴北汉,约北汉立即发兵。此时,北汉主刘崇已死,子刘钧接位已达数年,接得李筠谋反讯息,心中大喜,认定这是后汉复国的大好时机,也不与群臣商量,即日,大阅兵众,搜罗得三万人马——这是倾国兵力了。刘钧亲自将了出征。

这日行到太平驿,正遇着李筠率潞州各官及耆老相迎,于是就在驿中相见。即封李筠为西平王,位于宰相卫融之上,赐马三百匹,另赐服玩珍异甚多。而李筠也早端整了奉献北汉主礼物,贿赂北汉文武大臣礼金,两相比较,竟是李筠所出更多。再一看刘钧仪表不佳,甚不似王者像。且仪从寡薄,兵力亦似不甚强,心中就有些瞧他不起。待刘钧宣布:派宣徽使卢赞监其军,心益不平。

这卢赞随李筠来到潞州,自以为是上国大臣,又职为监军,自当受到尊重,谁知李筠把他安置在宾舍里,遣了几个美姬服侍,每日宴席款待,却一应军务不令知闻。过得几日,卢赞不耐,亲诣李筠帅府议事,则见李筠正检阅马军呢!见卢赞来,迎之入座。笑指三千精甲骑兵,道:“我以此纵横天下,较之北汉兵众,孰强?”卢赞一听,心中大怒,勉强压住,对李筠道:“下官今日来此,欲与大王共议长策,未知大王拟如何用兵,可告我乎?”李筠大言道:“有什么可商议的?宋军将皆我昔时部曲也。见我则必降耳!卢公但拭目观之可也。”卢赞见他骄矜,益发大怒,拂衣而起,一径回宾馆去了,立即派人禀告刘钧。刘钧却又不愿于此时责备李筠,于是又派宰相卫融亦至潞州,以调解之——此时尚未出兵,北汉和李筠已不和了。

四月下旬,李筠遣兵袭破泽州。杀刺史张福,五月初留李守节守潞州,自率三万大军南下。

宋太祖闻李筠陷泽州,即命宣徽使咎居润赴澶州巡检,以备契丹蠢动;超升洺州团练使郭进为防御使兼西山巡检,备北汉由西山出兵。

四月戊子日,宋太祖派石守信、高怀德率前军进讨;命慕容延钊、王全斌率兵由东路急进。与石守信、高怀德会合。两路统由慕容延钊率领。

大军临行,宋太祖告诫石守信等道:“尔等此番出兵,须是一刻也耽误不得,宜昼夜兼行,能抢在李筠之前,扼住太行山隘,勿令其西出太行,犯我怀州孟州,则破敌必矣!”

石守信等奉旨,哪敢稍有怠忽?大军星夜奔驰,前后仅五日奔到长平,与慕容延钊、王全斌军会合。行程五百里,这一路崎岖难行,众军辛苦,待得赶至,扼住太行山隘,才放下心来,石守信下令休兵一日,安营扎寨——这日,正是端阳节。伙头军杀翻了几十头猪,数百只羊,整治齐楚,方待会食,哨骑报道:李筠率三万大军前来,前锋及此已不过十数里路。石守信、慕容延钊等商议:且不理会,让全军饱餐一顿再说。自率诸将登高望敌。眼见潞军前锋约三千余骑,踢起一路黄尘,奔到宋军大营前半里许,约住队伍,排开阵势。一杆大旗飞扬,上面大书一个“儋”字。旗影下一员大将,金甲金盔,跨下一匹黄马,浓髯暴目,手执一杆混铁枪,极其威猛。石守信道:“此人名儋佳,乃李筠手下第一骁将,号称天下无敌。今为前锋,未可轻也。”慕容延钊道:“是宜慎之,不可第一阵便输了锐气。”高怀德愤然道:“我自十六岁束发上阵以来,一条枪也颇会过不少豪杰,从不曾折过锐气,又怕什么‘儋佳枪’了?今日愿匹马与之决一胜负,不斩儋佳,誓不休也。”慕容延钊劝道:“高将军休逞一时意气。我军远来劳顿,只宜暂避其锋锐,俟明日决战可也。”高怀德道:“点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潞军素骄,轻我大宋,儋佳又是山西第一名将,如今乘李筠大军未至,合力破其前锋,则必大灭潞军士气,此机不可失也。”慕容延钊劝道:“将军之言甚是,然则稍候,俟我军饱餐了,再战如何?”高怀德勉强从了,好容易等到全军餐毕,怒气冲冲,自领三千骑兵出寨,直逼潞军而阵。令手下齐声大呼曰:“常山高怀德愿与儋佳一决胜负。”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三回 戡平叛乱 强藩敛手宋基定(5)

那儋佳素来自负,多经阵战,一杆枪使得神出鬼没,又几曾见有人向其单独搦战?闻声大怒,匹马跃出阵前,打一看:只见对阵一员青年将军,素甲白马,朗目微须,虎躯蜂腰,手执一杆银枪,威风凛凛。这高怀德乃河北名将,勇名著于海内,儋佳如何不知?当下跃马向前,拱手道:“高将军有何指教?”怀德道:“指教不敢,久闻儋佳枪天下无敌,今日愿与儋将军一决胜负,众军一个也不得相助,尊意如何?”儋佳一听,傲气渐生,朗声道:“小将亦久闻高将军勇名,今日有幸得会。自古两雄不并立,谨遵台命。”于是两军便擂起鼓来。慕容延钊、石守信、王全斌等都放心不下,径出军前掠阵,两边将士又几曾见过如此名将单打独斗?都屏息凝目,只听鼓声渐紧,高怀德放马对奔而出,待得切近,那儋佳目疾手快,刷地一枪便已刺到,高怀德情尽力举枪一架,“当”的一声大响,两马便擦身而过。高怀德觉得两臂酸麻,儋佳也觉枪被拨向一边,一时竟收不回来,两人心下均知,已遇上了毕生未遇之劲敌。两人分别圈转马头,又复相向奔来。这次高怀德决意先自出枪,于是圆睁虎目,紧握银枪,看看驶近,正待出枪,谁知儋佳手快,刷的一枪又已刺到。怀德心下一惊,这次便不硬架,在马上一侧身,垂身鞍侧躲过。两马又擦身驶过。怀德心下焦躁,二个回合竟全处守势,这便输了一半,心下已知在枪法上,儋佳已占优势。当下圈回马来,睁目大呼,跃马便冲,待得奔近,且不管儋佳是否出枪,便尽全力出枪便刺。那儋佳见怀德来得凶猛,便一领马首,侧身稍避,回首一枪,竟从空门中刺入。高怀德一枪刺空,已知不妙,急忙伏鞍,只觉一阵锐风,从盔上掠过,只差得几分便着了枪,吓出一身冷汗,心知今日已屈居下风。武艺其实不及儋佳,一咬银牙,便下了狠心。当下圈转马头,更不回顾,勒马又向儋佳奔来。儋佳连占优势,心中大定,自认必胜,见怀德奔来,只紧握枪,便也驱马急奔。待得稍近,出手如风,大喝一声:“着!”一枪已抵怀德胸前。那知怀德竟不闪避,只挺胸稍侧,这一枪已刺入怀德左肩,略滞得一滞,怀德也大喝一声:“着。”乘这一滞瞬间,一枪已中儋佳喉咙,将儋佳刺死马下。这时肩部鲜血猛迸。高怀德更不一顾,回头大呼道:“上前!”两边将士,初见两人拼了数个回合,只道儋佳已稳操胜券,岂料高怀德拼了身受重伤,后发制人,一下杀了儋佳!宋军个个兴高采烈,奋勇向前,潞军却是神气沮丧,回头便逃,饶是马快,也被斩杀两千余人,又被宋军攻拔大会寨,仓皇逃归泽州大营。

李筠听得前军大败,儋佳被杀,如今“儋佳枪、泼汗马”只剩下泼汗马了,如何不丧气?当下竭力整治泽州城防,鼓舞士气。慕容延钊等,每日稍稍拔营前进十数里,步步为营,反客为主。十五日后,即丁卯日,两军于泽州城南对垒。此时,那李筠之众约三万余。北汉兵仍屯太平驿,遥为呼应,并未合兵。而慕容延钊等亦拥众二万余,兵力虽稍少,却是得胜之师,慕容延钊等率先杀入潞军阵中,一场大战,潞军全军大溃,北汉监军卢赞被杀,死伤一万余,李筠率余众奔入泽州婴城固守。延钊、守信等围了泽州,百道攻打。

六月一日,宋太祖御驾亲至泽州,宋军声势益振,潞州部将王全德、王廷鲁相继出降,泽州形势危殆矣。

李筠此时已心胆皆碎,不知为计,只是终日绕室彷徨,长吁短叹。其妾刘氏甚有智谋,问李筠道:“军中现今战马还有多少?”李筠道:“还有千匹——你问这作甚?”刘氏道:“若尚有如许战马,便当被围时出奔潞州,可保必脱。潞州城墙坚固,且地近北汉,易守近援,且有退路,岂不胜于守此危城?”李筠一听,甚觉有理,便待下令突围,其近侍李泽谏阻道:“大王不可。目前帐下之人,口口声声都说是与大王同心,其实人心已散,在围城中,则只能与大王共生死,一旦出城,则必劝大王降敌,这时怎能出城呢?”李筠一听,也是有理,竟是守也不得,逃也不得,更是愁绝。此时,宋太祖亲犯矢石,督众军攻城,无奈城中余敌尚众,且城郭颇坚,逾旬未下。这日,宋太祖召控鹤左厢都指挥使马全义入帐,赐食赐坐,问道:“如此坚城,该当如何下之?”马全义道:“陛下,此城之所以未下者,并非城坚,其实是未有死士犯险先登故也。臣深受陛下厚恩,今日愿率死士以赴,不破此城,决不回见陛下!”太祖壮其言,抚其背而言曰:“卿,真朕之樊哙也!”命赐御酒一百斤。 。。

第二十三回 戡平叛乱 强藩敛手宋基定(6)

马全义领了酒,从军中挑选尤雄健者百人,置酒大会,举大碗痛饮,大言曰:“人固有一死!大丈夫会当立奇功、建奇勋,则人死名存!今日,我与诸君犯死登城,必期成功,纵或一死,宁有憾乎?今与诸君约:生死者之父母妻儿,后死者孝养之与己父母同!”百人欢声领喏。各个举碗饮尽,掷碗于地,便奔出登城。一时鼓声雷动,万众大呼,随之而进,城上慌了,万矢齐发,谁知这百人竟如不见,马全义一人当先。飞步上了云梯,一柄刀舞得如一圈白光护住头顶,愈爬愈快。忽地一矢飞来,贯臂而入,流血被体。全义拔簇掷地,略不停步,从者大呼跟进,一拥上城。宋太祖亲率卫兵,继之攀登。这时附城之卒如蚁集,不到一个时辰,泽州已下,李筠仓皇赴火而死。北汉宰相卫融被俘。四日后,李守节以潞州城降。

整个平定潞州之役,从前军出兵之日起,至潞州投降为止,前后不过两个月零四天。北汉主吓得连夜从太平驿奔回晋阳。

此时,轮到宋太祖收拾李重进了。

九月戊申,宋太祖下诏,徙李重进为平卢节度使。这平卢远在青州,自是夺了李重进率领已久的军队,拔了他在淮南的根据地。与此同时,宋太祖派六宅使陈思诲再送铁券往扬州去赐给李重进,喻以朝廷之意,许以“与国共休戚”——只要他归顺朝廷。

这硬软两手迫使李重进必须立即作出决定:是乖乖地奉旨离开扬州,还是立即叛乱?他再也没时间犹豫了。李重进不是傻子,他当然懂得:所谓铁券,便是朝廷用来安抚贰臣的,等于说:“我知道你是不可靠的人,但你且放心,我仍然打算优待宽恕你。”然而,自古以来,哪里有君疑臣、臣能保全性命的呢?

李重进没有犹豫,他立刻扣留陈思诲,一面紧急向南唐求援。

此时南唐中主尚在,他自淮南丧败之余,创伤未复,国力大减,又怎敢起兵援助李重进,因此,他一面将李重进来信专使送至开封,并向宋太祖明示决无助叛之意,一面修书给李重进,反而劝他不要反。

这扬州经三次淮南之战,居民大半迁往江南,城垣败坏,民寡财弱。跟随李重进戍守扬州之兵,约两万余人。然而其家均在中原,他们和李重进不同,他们怎愿与李重进同反,永绝于父母妻儿?是以李重进反旗一举,许多兵丁便纷纷逾城逃亡,其中不少人是中上级将领,李重进寻翟守珣时,则早已逃得不知踪影了——这情形早在宋太祖意料中,因此他一面下令:优抚戍扬州之军属,一面下令:除李重进一人外,余人一概不问。这二顶诏令传至扬州,扬州守军便如阳光下的冰般迅速消融。李重进只得以严刑阻之,九月巳未日,一日杀军校以上数十人,始稍稍稳住阵脚。

也就在这日,太祖命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王审琦为副,宣徽北院使李处耘为都监率禁兵一万往讨之。临发嘱之曰:“李重进凭恃长江、淮河之险,欲藉孤磊以抗朝廷,外绝救援,内无资粮,士卒离心,则缓攻之亦胜,速攻之亦胜。然兵法尚速,宜速取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