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明代的航海家是谁 > 第414章 初遇南洋海盗(第2页)

第414章 初遇南洋海盗(第2页)

可朱棣却要求朱能,不能对安南国这么做。

在古代能够这么做,那真的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了。

朱棣并不知道朱能心中所想,又补充道:“最后一条是,不准杀降兵。”

不杀降兵,这在古代还是比较少见的。

历史上屠杀降兵的事件屡见不鲜,比较着名的例子就是长平之战。

秦国在长平打败赵国后,秦国主将白起下令坑杀几十万投降的赵国士卒。

不杀降兵,这是靖难之役战争中朱棣使用的策略。

朱棣深知不杀降兵这策略的意义。

瓦解敌军、降低敌人的作战意志、减少己方的不必要的损失,这个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想到这里,朱棣想起了提出这条建议的首倡者——郑海。

朱棣突然补充道:“对了,郑海率船队下西洋了。如果你们需要船队的支持,你们可以试着联系他。他们船上的火炮威力不小,必要时可以提供一些支援。”

“如果需要,臣一定联系辅国公。”朱能再次抱拳。

郑海与郑和已经率领船队离开占城国,正在前往爪哇国的海上。

行驶在大海上,两百多艘海船,浩浩荡荡。

船队依旧采用的是飞燕队形编队,战船分布于前中后各处,负责船队的护航。

郑海与郑和的帅船居中指挥,处于船队中心,联系和调整船队的行进速度与方向。

白天,船队各船通过旗语、鼓号声等方式进行通信联系;

夜晚,船队各船通过信号灯、鼓号声等方式通信联系。

在出发前,郑海就训练了一批旗语官与信号灯通信员。

鼓号声一般比较少用,因为海浪与海风会影响声音的传递效果。

最常用的还是旗语与信号灯。

旗语和信号灯都有两种通信形式:

一种是直接在桅杆上悬挂旗帜或桅杆灯,传达船队指挥的指令;

另一种是通过懂旗语或信号灯的官兵人工打旗语或信号灯,主要用于应急联系与一对一指令。

郑海登上宝船的甲板,正打算安排士兵更换信号旗。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阵号角声:

呜——呜——呜——

号角声是从船队的侧翼传来的,这不是船队的信号。

“报——禀郑副使,侧翼战船挂起警戒信号旗。”

甲板上的一名通信传令兵向郑海报告。

郑海对士兵点点头,回复道:“收到。传我命令,挂警戒信号旗,命所有船只提高警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