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嘴,骗人的鬼!
这首《悯农》的作者李绅,确实是因为他写的悯农诗名盛一时,但是等他做官了也没当成什么为民做主的好官,而是卷入了党争之中,跟随着自己那一党的意见领袖冲锋陷阵,对于敌对党极尽打压之能事。
反正只要是对方的人落在自己手里,那肯定是不死也要扒层皮,绝没有放他们囫囵着脱身的可能性。
到了这个时期,他们关心的已经不是农夫饿不饿死了。
即便知道霍善来历不凡,邓绥听着他张口就能说起几百年后的事仍是十分感慨。她说道:“党争之事,确实是有害无益。”
霍善闻言立刻和她分享起来,说是不必远到唐代的牛李之争,咱大汉人也有自己的党争。
比如接下来几十年间幼帝登基成了传统,这个时期外戚势力始终是让皇帝如芒在背的存在,年幼势弱的皇帝没办法和外朝进行有效沟通,所以他们决定……培植宦官势力和外戚对抗。
这下外戚问题解决啦,改成宦官专权。
天下读书人为此愤怒不已,纷纷慷慨激昂要对抗这些专横跋扈的权宦。
这就有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领头反对宦官的官员遭贬谪,参与反对宦官的学生被镇压,数不清的年轻人遭到禁锢和打压。
等到敢说话的人都发不出声音了,东汉末年也就来了。
更可怕的是,东汉末的动乱结束后天下并没有归于太平,而是迎来了更加昏昧的魏晋时期以及紧接而来的长达百年的五胡乱华大混乱……
这就讲得有点远了。
反正吧,咱大汉绝对是走在党争时代的前沿!
邓绥:“………”
小神医啊,有没有人告诉过你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霍善也觉得这种家国大事聊起来不太轻松,就和邓绥聊起怎么养娃的问题。
东汉末年的学者仲长统曾经沉痛地探讨过东汉皇室为什么那么多短命或早夭的皇帝,认为是这些皇子皇孙开窍得太早,还没长成就已经泄了元气,生育得也太早,导致生下来的孩子体弱或痴傻,这种不适合的过早纵欲、过早生育一代接一代地延续下来,那皇室生下来的娃体质自然越来越差。
还是得顺应自然,等到皇子皇孙性成熟后再让他接触这些东西啊!
这都是孙思邈记录在《千金方》里的内容,他显然也想过劝说李唐皇室优生优育,但……这种事哪有那么好劝,自古皇帝搞养生都是希望走捷径的(比如服黄金吞白玉嗑丹药),从来没有戒酒戒色清心寡欲的打算。
霍善对邓绥殷殷叮嘱:这个娃咱要是养大了,可不能让他再重蹈覆辙了啊!
像他太子叔,如今都快十六岁了,在他的监督之下还是个童男子呢!
哦对了,你知道我太子叔是谁不,他叫刘据!
邓绥:。
刘据知道你在外面到处宣扬他的童子之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