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就只剩下这两半大老头了。
双方一碰面,秦贞三人立马问好,而后帮忙搬行礼。
刘学政笑眯眯地用手肘撞了一下陈大人,“瞧见没,我说什么来着,你这两个随便捡来的弟子,比任何正式拜过师的都强。”
想想他那弟子,简直人生一大耻辱。
好在现在都不联系了。
不过也是,怪他自个儿立场不坚定。
自打宋贤和秦贞进了京,每个月一封信不说,有个什么节日的还会寄东西过去。
上次沈二去砚城路过,还特意给陈大人和刘学政,还有府学的先生们带了自家酿的葡萄酒和地里的特产。
说是谢谢大家的照顾,没有这些先生和大人的帮助,秦贞是万万不能考上进士的。
刘学政也指点过不少学生,可离开了就是离开了。
谁还会惦记着他们呀。
除非以后再次见面,倒是会带着礼物拜访。
哪像秦贞和宋贤这样的。
陈大人也禁不住一阵感慨,正说着,秦贞他们已经把行礼装好车了。
扶着两人前后上了车。
陈大人好笑道:“老夫应该没老到这种程度吧!”
刘学政道:“将就吧,将就吧!”
有人扶着总比没人理你强。
秦贞抽抽嘴角,怕两人在路上晃了这么些天,累得慌,三人特意挤到后面装行礼的车上,不料被陈大人给叫住了。
“上来,咱们说说话。”
三人只好上了马车。
小马是半句不敢多说,见到陈大人跟老鼠见着猫似的,一点都放不开。
生怕岳父大人对他印象不好了,与先前没这一回事完全判若两人。
陈大人也没点他的名,反而问起了秦贞和宋贤在京都的情况。
听说两人主持年后的鹿山诗会,赵、刘二人均是微微一愣,“你们这运气也是有点好呀。”
不过一想,秦贞的画本就不错,能被选中主持鹿山诗会又该是情理之中。
于是,陈大人笑道:“不错,不错,阿贞喜欢画画,接手鹿山诗会倒是很合适呢。”
说完拍了拍秦贞的肩道:“好好干。”
秦贞用力点头,“老师放心,学生一定不会让老师蒙羞的。”
说起这个,陈大人想起秦贞当时离开时说什么,过了会试,就说您是我老师,过不了就算了,看来这拜师仪式该办起来了。
话一出口,刘学政也忍不住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