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宝卷终于肯踏入皇后宫,还千载难逢道出“谢”字,褚令璩强压异常欣喜的情绪,客气着,“臣妾万不敢当‘谢’,替皇上分忧解劳是臣妾的责任,皇上有什么需要的地方,臣妾一定鞠躬尽瘁,万死不辞。来人呀,为皇上沏茶。”“不必。朕还有事,在皇后这儿恐怕不方便。”萧宝卷的事情,就是腻烦了山阴公主,找几个新鲜女人玩乐去,有皇后她们在,恐怕确实不大方便。遥望萧宝卷远去的背影,长久不曾唤起,刚刚染上脸颊,褚令璩的神采,变得黯淡无光。
“乔儿,翠儿。”褚令璩叫自己的贴身宫女,不行动,看来是不行的,即使希望不大,也要拼力一博,否则处境还不知道会怎样艰难,“你们一个到王美人那去,叫她跟她的孩子一齐过我这儿来一趟;一个出宫,到我娘家,让我娘进宫找我,就说是我的意思,对外人讲我想我娘。”“是。”宫女乔儿、翠儿不敢怠慢,立刻行动。
有人行动得更早。潘太妃宫中,嫂子潘夫人这一次是被潘太妃特意请到宫里来的,潘太妃不遮不掩,把身边人都打出去,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嫂子,皇上和我与皇后共同颁下诏书,全国大范围广选美女,要是被皇上相中的,就留在宫中陪王伴驾,有可能封美人,封嫔,封妃,甚至皇后之下,后宫万人之上哟。”
“呃,这样啊。”潘夫人不置可否,她心里却另有一番意见。就如潘太妃所言,萧宝卷后宫无数,还要普征美女?女人们还不大多数空守宫闺,至老至死呀,甚至很多当宫女的,要干活一辈子,直到累死为止吧。好人家的女儿,但凡有个法子,谁舍得送进这个火坑呢。——说皇宫是“火坑”,只能在暗地里,千万不可以吐露出这样的论调。
就拿高高在上的潘太妃来讲吧,现在虽然称得上很得势,家人都跟她沾光,可是,以前她与先帝又恩爱过有几回呢,还不是每天一个人长伴孤灯独自眠,幸亏抚养萧宝卷与山阴公主,才出其不意,跟着新帝登基走运,爬上来,统领后宫。她个人的生活,表面上风光,实际还不是一团糟。现如今的褚皇后又怎么样,也不是徒有其表,空挂个好听的名号。更何况别的宫妇。
当潘太妃的面,潘夫人只不过不好这样讲话,必竟潘家受的是她的恩惠。
潘太妃想的,和潘夫人可不一样,她有她的小算盘,打的哥哥嫂子的小女儿,自己侄女潘巧儿的主意,“巧儿今年15岁吧,听说我们巧儿小模样长得不赖,应该给她找个婆家,最富贵莫如皇宫,不如就让她进宫来陪伴我吧。”潘夫人心里“咯噔”一下子,找婆家与陪伴潘太妃联系到一块,情况可大大不妙啊,“不知道太妃所说的陪伴,是哪种陪伴法,经常进宫来住几天,还是做太妃的宫女?”她偏偏要装傻充楞。
“我看我们亲上加亲,趁皇上这次海选美女的机会,巧儿也算一个,让她做皇上的女人吧。”潘太妃才不给潘夫人打马虎眼的机会,并且宽慰她,“你放心,有我在,巧儿吃不了亏的,一进宫,我就让皇上给封妃,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怎么可以呢,潘巧儿从小娇生惯养,没有见过世面,不懂得尔虞我诈,与钻营;虽说漂亮,却比不上后宫女人们多情,善媚,即便有潘太妃扶持,空守个妃,哪怕就是皇后的名号,有什么用。外面早就传扬,定论,萧宝卷昏庸无道,淫奢非常,与妹妹山阴公主最近还有一腿,实在并非良人之选,跟他?还不如嫁个如意郎君,知冷知热,恩恩爱爱过一生好。潘夫人沉默不语。
潘太妃就是要让更多女人,最好是自家侄女,收住萧宝卷的心,别再与山阴公主纠扯不清,那样的话,整个后宫,甚至萧宝卷,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对自己娘家也只有百利而无一害呀,一举几得。潘夫人怎么就不明白呢,真是女人头长,见识短。她却不得不耐住性子,尽量征得人家生母点头同意,进而劝导:
“嫁个普通人,虽说不受气,却要一辈子受穷。嫁到好人家,就算是正房,女人也就那两年好日子,再过一两年,男人三妻四妾的,平常事,还能好到哪儿去。进了宫,我安排皇上跟巧儿一块住,只要怀了孕,再母以子贵,大齐朝就等于是我们自家的,有什么不好。宫中地位高的皇后妃嫔膝下都无子,倒有几个小丫头,只是一跟宫女差不多的王美人,为皇上生下个儿子萧诵,她就是干活的宫女,子凭母贵,他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潘家的将来,还是很有盼头的。”
话虽如此,也有道理,可潘夫人还是犹豫不决,主要是萧宝卷这个皇帝,让人实在不敢有信心,潘巧儿一定能生出儿子,封太子,并且最后登基吗?有谁说得清楚,那可没谱,别什么都得不到,再空欢喜一场,只搭进去孩子一生的幸福,“这个,我实在做不了主,还得回家问过老爷,你的哥哥,与巧儿自己。”
皇宫中有萧宝卷最器重的长辈潘太妃,潘家人对女孩儿进宫陪王伴驾尚且如此噤若寒蝉,就不用提民间那些普通百姓,如果不是被迫无奈,哪里有自愿的道理。
潘太妃的话也不大好听,跟潘夫人商量,本来是给哥哥嫂子他们面子,她一个太妃,是做得了主的,就象萧宝卷一样,想要哪个女人,都随便,“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谁胆敢不从。更何况,这是一举几得的大好事。不要不懂得眉眼高低,不识抬举,“我听你们的好消息,过几天把巧儿送进宫就是,要尽快。”这哪里是听别人的好消息,明明就是勉强,逼迫嘛。
潘夫人也没办法,真不敢跟潘太妃这位小姑子较劲,人家可是高高在上的太妃呀,“是。”结果,两个人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即使不欢喜,潘夫人脸上,也不敢表露太多不满情绪,只得愁肠百结,面带难色。这样的脸色,给谁看呀,自然很快被潘太妃打走。潘太妃自认哥哥嫂子潘巧儿都不可能违抗她的意志,她也确实是为自家人好,到时候他们就会感念她的大恩大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