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臣子自外地特意召回;撑一撑场面;初时有些拘束;但一看见侧座上同是皇族的主公;他们就惬意了许多——只见主公端坐于上;束发高冠;不怒自威;端是越来越有人主之相了。
叶青这时望下去;文武荟萃;眼下虽许多大将不在;看起来不少赤色和金色气运弥漫;汇集成一片;很是可观。
叶青不由含笑;两年前;自己离开前;戏志才就自荐;自是纳入体制。
后自己虽离开;可有着留给分身的指令;郭嘉游學归来;自是被第一时间“三顾茅庐”招揽。
郭、戏两人皆擅长赞画军事;尤其郭嘉号称“鬼才”;在叶青看来比吕尚静的徐庶更适合担任军师。
而吕尚静早早就回归到擅长政务管理事宜;放到豫西汝南郡治理。
诸葛瑾外放就任陈国相;他的叔父诸葛玄留在州府中任文职。
这次宫宴居首座的;除吕尚静就是二荀;这叔侄俩颇是有趣;荀二十八岁;比荀攸还小六岁;在辈分上却是族叔。
荀此人自小就被誉为“王佐之才”;擅长方针大略;为人又是持重君子;而荀攸擅长具体策略;为人善于隐藏保护自己;这叔侄二人性格正相互补;又是交友广阔;和钟繇、陈群、杜袭、郭嘉、戏志才、枣祗等杰出士人来往甚密。
荀氏门阀也在豫州名望非凡;二荀叔侄俩响应剌史府征召是一个信号;连带着大批门阀寒门士人投效了颖西;内政水平在这两年间提高几个档次;许多叶青原先施展不开的计划;都得以开启实验了。
这样想着;叶青目光又落在座间一中年官员身上。
其人相貌黝黑;气质和老农一样——单凭长相;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屯田的主官屯田都尉枣祗
但就是这老农一样的人;在中原甚至北地都有名声;这两年间被袁绍和曹操不断争夺……实际历史上由于荀的引荐得力;是曹操先一步获得此人青睐
史载枣祗首倡的“屯田制”;劝耕数年;得积谷数百万斛;且令州郡各置田官;所在丰饶;操因此得用兵四方;不劳输运;卒能战胜攻取;兼并群雄…
按这种功劳来评价的话;曹氏功臣中;枣祗当居首列一批;和两荀一郭;都殊不相让。
仔细看去;更见此人全身金黄之气聚而不散;丝丝连成一片;不见一丝杂色;但是外面又有一片灰黑之气。
心里暗叹:“此人主持屯田;对民有益;对国有功;却真是大有气相;只是却恶了豪强;劫气弥漫呐”
这时夫妻在宴饮上都是共席跪坐;共用一张席子和食案;只是用餐的食具是分开来的;很卫生一种习惯。
汉制以右为尊;芊芊和曹白静就分坐叶青左右;这时少女真人最先留意到自家夫君的目光;暗中传音:“总督可以放弃两荀一郭;因自恃联盟和术师团;深信历史前知足以抵消智囊优势;但却一直不肯放弃此人……我想;多半就算是地上人;在下土都变不出粮食来;夫君看来是占了大便宜?”
“恩;后勤宗师级的人;在哪个时代都是罕见;又不可或缺;应州这些年都没有出过这种人;地上襄田厅的大半执事;我都划归到这枣祗手下;就是要让他们跟着學习。”叶青给她倒了杯酒;习惯又给曹白静倒了一杯。
笑着看了枣祗一眼:“不过这个宗师变革太厉害了;这是自秦国的举国耕战体制和汉武帝的屯田戍边政策融合而成形成的屯田制;严格的说;就是国有垂直体系;在根本上抢夺地方豪强利益;就连荀眼光卓越英杰只能勉强约束自己家人;而不可能替夫君挡住这逆潮。”
叶青自是实施这个;但不敢一下子推广;先让枣祗在许昌试屯田试验;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颍川郡粮产大增;进而扩军至五万。
以此大功在三天前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同时在各郡国开设田官;由枣祗主持全州屯田事。
“种田夫君最擅长;但周围群狼环伺;夫君还要打出一片生存空间才行;要不;当心你的妻女不保啊。”
“多谢夫人‘嘉勉;。”叶青嘴角抽搐下;立刻就进行反击:“对了;你翻身做正妻的感觉如何?”
“哼……夫君你就私下卖好;敢当着表姐的面问么?”芊芊鄙视了他一下
叶青不由一笑。
见着这宴过去;叶青站了起来。
叶青一站;偌大殿中;一百余人;都立刻静了下来;连一声咳痰不闻。
叶青在一片寂静中正容说话;声音铿镪:“高祖出生入死开创基业;光武平定天下;振百年之颓风。”
“今又有二百载;先有群贼起反;各路烟尘;又有董贼弑帝;汉纲崩塌;在这之时;备身为汉室宗室;岂能旁视?再创太平盛世;是我之愿”
“幸太后临许昌;授之先帝遗命;并且决意巡视二州;太后如此诚心以对天下;臣不胜惶恐感激;当率军随之——若有闹事作逆者;为了汉室计;本官岂吝征伐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