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氏平日其实很少会想起丈夫,她嫁给他,本来就是聚少离多,她如今也只当他还在外头打仗。
可每年的中秋,月亮那样圆,身边的人出双入对,她就总会想起他说的那三个字。
对不起她什么?
是往日对她的冷淡、无休止的争吵;还是婚后从不曾有过陪伴与温柔;又或者,他早早地撒手人寰,害她漫长的下半生只能凄凄惨惨、悲悲戚戚?
宁氏笑了笑,眼中有无尽寂寥,再看向婧怡时,却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ldo;如今我却觉得自己看错了,四弟虽然也不爱说话,与他二哥却大有不同。只四弟妹和我当年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二嫂托大,今日便说一回经验之谈……功名利禄皆是空,不如怜取眼前人。&rdo;
宁氏的眼睛似乎能看穿人心,婧怡心中一阵狂跳。
正不知如何接话,却见沈青云走过来,对宁氏点点头:&ldo;二嫂。&rdo;又看向婧怡,&ldo;夜已深了,回罢。&rdo;
于是,夫妻两个同宁氏、沈青羽夫妻话过别,出了碧潮阁,径直回梧桐院去了。
……
沈青羽夫妻是最晚回去的,一进屋,方氏就问沈青羽道:&ldo;三爷方才和四弟说什么了?&rdo;
沈青羽看了妻子一眼:&ldo;不过闲话几句。&rdo;
方氏面上的笑意就垮了下来:&ldo;妾身和您说过多少次,咱们家大哥虽然是世子,四弟却是真正有能耐的,日后的爵位之争总是免不了,但四弟不论有没有袭爵,往后的日子都不会差。你却是庶子,和爵位无关不说,日后还要住在武英王府,因此,咱们和大哥这头也得走得近,为着这个,我在大嫂面前是怎样卑躬屈膝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我只叫你和四弟说几句软和话,趁着大家还没有撕破脸,请他为你在军中谋一个差事,又有什么难处?&rdo;
沈青云最烦妻子提这个,闻言就皱了眉,不悦道:&ldo;你以为军营是四弟开的,想谋差事就谋?&rdo;
方氏冷笑:&ldo;是不是他开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前阵子,四弟妹的表哥,江家那个病怏怏的三郎到五军都督府做了文书,走得就是四弟的路子……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行,你这个亲兄弟怎么就不行了?&rdo;
&ldo;那不一样。&rdo;沈青羽道
&ldo;怎么就不一样了?&rdo;方氏紧追不舍。
这件事情,沈青云是和他仔细说过的,但朝堂上的事情,没必要叫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家知道,因横了方氏一眼,怒道:&ldo;这些事情你不懂,以后也别问别管,好好打理你的中馈,也让我过两天消停日子成不成?&rdo;
这话说得就有些重了。
沈青羽其实是个脾气极好的人,虽不懂得甜言蜜语,对方氏向来也是体贴温和,只一件,方氏总撺掇着他巴结沈青云,好讨要官位,令他厌恶至极,这才一时说了重话。
方氏一听,哪里受得了?当下便开始抹泪:&ldo;三爷这话我就听不懂了,妾身进门十几年,为您生了两个儿子,管着偌大的武英王府,是怎么叫您不消停了!您看着我每日上蹿下跳,就把我当成了跳梁小丑,却不想想我是为了谁?您长到这年岁,不擅文不擅武的,还指望威哥儿、武哥儿有什么大出息?&rdo;说到此处,眼泪已如断线的珍珠一般往下掉,&ldo;威哥儿比岚哥儿还大着一岁,两个人一道进学,先生只说岚哥儿有天赋,字写得好、文章做得好,处处都强。到了威哥儿,却只说用功,旁的一句没有。武哥儿就更不用说,除了在课堂上捣蛋,半点正经事情不会做……孩子们总要长大,您不想着自己,也得为他们谋条出路罢?我们如今靠着大哥和四弟,难道往后还叫他们靠着岚哥儿、四弟的儿子不成?&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