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因素。
如果埃及军队控制了内盖夫沙漠,就能以此为根基,帮助巴勒斯坦建国,从而在阿拉伯世界获得无与伦比的声望与地位。到时候,别说叙利亚这类亲埃国家,就连约旦、沙特与阿联酋等较为亲美的国家也会承认埃及的领袖地位,而“埃叙轴心”也将因此形成,谁也无法阻止埃及联合与统一整个阿拉伯世界。
由此可见,以色列不能丢掉内盖夫沙漠,美国更不能让以色列丢掉内盖夫沙漠。
影响就是:以军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南面战场上,以击败埃及军队为主要目的,然后再回过头来收拾叙利亚。
当然,前提是必须击败埃及军队。
为此,以军不但把预备役旅全部派了过去,还把在十月三日获得的主战装备全部送往了南部战场。
到十月七日凌晨,以军已经在南方边境防线上集中了八十个旅,一千八百多辆主战坦克与三千多辆装甲战车,其中一千余辆主战坦克是美国提供的M27A1型,其余的主要是重新启用的“梅卡瓦4”与“梅卡瓦3”。
因为有了充足的弹药,所以在接收M27A1之后,以军进行了高强度训练。
主要就是让坦克手掌握M27A1的操作方法,特别是美军的炮瞄系统,毕竟这与以色列坦克不大一样。
这些准备,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十月七日上午八点左右,埃及军队起进攻,第三集团军仅用了四个小时,就包围了由四个以军旅守卫的埃拉特港。
只是,以军并没自乱阵脚,而是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抵抗。。。。T!~!
..
第三十一章 围攻埃拉特
第三十一章围攻埃拉特
按照埃及官方的说法,围攻埃拉特是埃及军队防御反击的第一战。
从历史上看,这也是自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近八十年来,埃及军队第一次攻入以色列境内。
纳杰夫非常重视这场战斗,还亲自前往总参谋部督战。
当然,这绝不仅仅与打出国境有关。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十月初,埃及就与约旦达成密约,以约旦河西岸做筹码,只要埃及军队打下了埃拉特,约旦就将开放国境,让埃及军队利用约旦境内的铁路与高公路前往叙利亚。按照另外一个版本的传闻,约旦甚至答应,在埃及军队攻占了贝尔谢巴,控制了内盖夫沙漠之后,将向埃及军队全面开放,即允许埃及军队从约旦境内出,从约旦河谷攻击以色列侧翼。还有一种更夸张的传闻,即埃及军队占领加沙地区之后,约旦将向以色列宣战。
显然,后两条传闻都不大可信。
只是可以确认,当时约旦确实动摇了,而且做出了开放国境的承诺。
如此一来,埃及军队有更加充足的理由猛攻埃拉特。要知道,只要能借道约旦,哪怕只派遣一个师前往叙利亚,也能极大的鼓舞叙利亚的士气,对更多的阿拉伯国家产生影响,从而把整个阿拉伯世界拉下水。
问题是,攻打埃拉特的作战行动并不顺利。
到七日傍晚,第三集团军仍然没能突破以军的外围防线。因为以军很有可能在夜间起反击,所以天黑前,第三集团军停止了进攻,转为在埃拉特外围部署防线,跟进的第一集团军则向北运动,扩大防御纵深。
当天晚上,以军确实起了反击,不过不是埃拉特的守军,而是部署在北面的部队。
显然,以军的战术企图就是围歼攻打埃拉特的埃及军队,因此才在边境防线上没有下多大功夫,让埃及军队合围了埃拉特。问题是,埃及军队投入的不是一个集团军,二是两个集团军。虽然按照埃及军队的作战计划,两个集团军将轮番攻打埃拉特,但是在七日夜间,第一集团军并没参与围攻行动。
结果就是,以军起反击的时候,先遇到了正在扩大防区范围的第一集团军。
以军的反击行动非常坚决,第一集团军打得也很勇猛,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夜,以军才迫使第一集团军后撤了二十公里。
这个晚上,爆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主战坦克大决战。
夜间十一点左右,以军第二四七装甲旅与埃军第一装甲师遭遇,M27A1与24式主战坦克次正面交锋。
作为最先问世、最先量产的两种第四代主战坦克,24式与M27A1的性能优劣一直是各**事迷最关心的话题。有的人认为24式更好一些,因为中国陆军一直重视装甲部队的建设工作,有着极为丰富的装甲战经验,自然会把最好的技术用在这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主战坦克上。有的人则认为M27A1好一些,因为美国的技术实力更加雄厚,而且M27A1比24式晚了三年定型,因此肯定采用了更多的新技术。至于谁更厉害,光说没有用,只有在战场上一较高低才知道。
这场战斗,获胜者不是24式,而是M27A1。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第一装甲师损失了三十八辆24式,其中二十四辆全毁,第二四七装甲旅只损失了十七辆M27A1,只有五辆全毁。战斗结束前,第一装甲师主动退却,以军在追击了几公里后,担心遭到埃及反坦克步兵伏击,主动撤了回去,顺带拖走了十几辆没有全毁的24式主战坦克。
问题是,这场战斗并不公平,至少对24式来说,非常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