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七日夜间,才到达新溪,离平山还有三十公里。按照黄峙博的命令,第五十四集团军应该在天黑前到达平山。
万幸的是,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快速突击帮了大忙。
如果黄峙博没有让第三十九集团军快速向西推进,那么到新溪阻击第五十四集团军的就不是第七步兵师,而是第2步兵旅。在不得不把第2步兵旅派往石潭里的情况下,联军只能调动驻扎在开城的第七步兵师前去阻击。
如此一来,第七步兵师反而比第五十四集团军慢了一步。
原因很简单,第七步兵师的任务是留守开城,掩护后勤保障部队,并且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接应从前方撤下来的主力部队。结果就是,在需要主动出击的时候,第七步兵师没有足够多的运输工具。
为此,美军不得不征用一些韩军的运输车辆。
当时,美军甚至动用了运送物资的卡车,把第七步兵师的官兵送往前线。
从开城到平山还算顺利,毕竟有直通的高等级公路。从平山到新溪就不那么顺利了,全是山间道路,沿途得提防神出鬼没的人民军游击队与志愿军特种部队,而那些用来运送物资的重载卡车并不适合在山区活动。
等第七步兵师到达新溪的时候,第五十四集团军已经占领了这座城镇。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装甲力量,第七步兵师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在新溪南面布防,阻止第五十四集团军向南突击。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第五十四集团军也没有必要急着发起进攻。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第五十四集团军的首要任务是牵制联军的第三支机动部队,至于能否打到开城,反而不大重要。
只是,这个安排有一个前提,即北面的战斗打得顺利。
问题是,现在北面的战斗不算顺利。
第四十七集团军得在平壤坚守,能不能挡住第四步兵师都是个问题,而第三十九集团军没能一举拿下石潭里,反而与第2步兵旅打起了阵地战。各种迹象都表明,联军很有可能放弃平壤,主动向南退却。到时候,至少有三十万韩军与数万美军向平山运动,就算黄峙博及时投入预备队,也不见得能够挡住联军。如此一来,第五十四集团军得尽快打下平山,让开城以北的联军彻底绝望,从而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突围,让志愿军获得在运动中消灭联军主力的机会。
可以说,能否及时攻占平山,成为能否全歼四个美军师的关键。
在第五十四集团军面前,只有第七步兵师这个障碍。打掉第七步兵师之后,第五十四集团军的突击部队能在几个小时内赶到平山。因为美军已经动用了全部预备队,所以留守平山的只是一些战斗力不强的韩军。
稳住阵脚后,第五十四集团军就发起了进攻。
这场战斗,也是十七日三场大规模战斗中,打得最艰难与最血腥的一场。
打到这个时候,第五十四集团军可以调用的装甲力量也非常有限,当时整编的装甲部队只有一个营,其他的都是轮式战车。
在攻坚战中,轮式战车的作用非常有限。
万幸的是,第七步兵师也是刚刚到达,而且没有预设阵地,只是临时构筑起了一道不算太坚固的防线。
在一个装甲营的配合下,第五十四集团军仍然有足够的突击能力。
只是,在以步兵为主的运动战中,伤亡在所难免。
根据第五十四集团军的战报,在当天晚上的战斗中,有七百八十二名官兵阵亡,三十九人失踪,伤残官兵多达一千六百七十四名。而他们对付的第七步兵师,仅仅只有六千余名官兵。
按照歼敌比例计算,这绝对是志愿军入朝后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斗。
因为兵力不如对手,而且没有足够的装甲力量,还得拼尽全力阻止第五十四集团军向平山进军,所以第七步兵师的伤亡更加惨重。按照美军公布的消息,在这场战斗中,第七步兵师只有不到五百人回到平山,随后返回开城,而且这五百人来自不同的部队,成建制突围的只有一个步兵连,其余六千多名官兵全数被歼,阵亡者多达一千八百余人,在丧失战斗力之前投降的不到四百人。
事实上,这也是耗时最长的一场战斗。
没什么好奇怪的,双方都没有足够多的装甲部队,不管是进攻、还是机动防御,运动速度都很慢。
战斗一直持续到十八日天亮,最后一支美军步兵连才在阵地上向志愿军投降。
四个小时后,也就是十八日上午十一点过,第五十四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即大约两个营的兵力到达平山郊外。
虽然撤回来的近五百美军提前大约五个小时到达,但是平山并不是军事要塞,也没有多少可以守卫的防御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