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似之处。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也是绝大多数亚洲人的节日。由于南疆的影响这个节日变得分外惨重。
这是取得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是中国人民和亚洲饱受日本侵害的国家人民迎来的第一个和平的春节。显得意义非凡。南疆政府发出了休假十天的通知。除去必须工作的部门,只要条件允许就放假欢度春节。中国现在一分为二,但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信仰和政治观念的不同,影响不了全国人民欢庆胜利欢度春节的热情。
整个从西伯利亚到东南半岛,贯穿整个亚洲的一半地域在欢庆这一个幸福的时刻。这个时刻,让人们几乎感觉到世界真的和平了,再也没有了战争。就在全国都在准备着迎接除夕之夜的时刻,南疆政府和三军总参谋部里却是一片的忙碌,因为苏联远东战争终于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朱可夫在丁奎宁的劝说下,终于同意放下武器。条件就是南疆对所有的苏联红军官兵给予公民待遇,给予人身自由,不能按着战俘的身份对待。对这点孙东林当然给予了痛快的答复,因为他心里有底。
果不其然,最后放下武器的苏联军队各兵种共计数量八十三万,而最后愿意回到苏联的不足十分之二,而绝大多数要求留在两个自治的民主政府。还有绝大多数人,提出向南疆控制下的国家移民。这样的情况,让中国东北、韩国和日本,以及蒙古多了很多俄罗斯人。
在解决了这些事情的同时,由朱可夫提名的四十万名苏军高级军官,在专机的运送下启程飞往南疆联邦共和国。为了表示对这个苏联名将的尊重,耿仲明以三军总参谋长的身份亲自到机场迎接,不管用什么身份抹杀不了耿仲明总统的身份,这恐怕是最高的礼遇了。
这样的待遇让这个忠心于苏联的斯拉夫人彻底的倒向了南疆共和国。朱可夫的声明对苏联,对斯大林的打击太沉重了。这不是战场上的被俘。这是投靠,不是投降。一个战场指挥官在不能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无辜士兵的生命,可以放下武器,这样的行为是不会受到指责的。可是朱可夫的行为不是战场放下武器被俘,而是彻底的背叛。让苏联上下震动的是八十多万官兵,南疆联邦给予的不是战俘身份,而是国民待遇。
这就是赤裸裸的诱惑,让苏军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动荡,政局开始不稳定起来。反对斯大林的暗潮涌动,这个变化让斯大林始料不及。立即停止了向远东地区增兵的行动,准备出动的黑海舰队也停止了行动,因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出现最大的动荡,斯大林不得不把兵力用于稳定这些地区。
由于有苏沃洛夫,华西列夫斯基,以及赫鲁晓夫这些人的极力维护才没有出现更大的变化。这一切让斯大林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审视他的对手南疆联邦共和国。直到这个时候,斯大林才清醒的认识到,南疆不只是军力强大,这个新兴的国家,他们的领导集体更擅长使用政治手段。把军事战争和政治手段成功的结合在一起,已经不是在战场上战胜苏联那么简单,在政治上也足可以瓦解苏联。
这样的变化,让斯大林召开了苏共中央最高会议,重新研究对待亚洲联盟和南疆联邦的外交政策。战场失利和政治上失败,让苏联方面都认识到和南疆为敌的危害。还有两个最大的威胁让苏联感到担心,一是南疆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另一个是中国的逐步稳定。蒋介石的国民党失败已成定局,长江天险绝对挡不住已经拥有海军的中共军队。
南疆政府的做法让人费解,一面公开支持中共取得中国的全面领导权,一面又大肆接受国民党官员和军队领导。虽然这样等于削弱蒋介石的力量,但是不能不承认这也是变相的保护了这些人。经过南疆的整合大批的国民党开始投向中共方面,虽然有美国的全力支持,还是难以换回国民党失败的结局。
苏联最高会议一连开了两天,在一月三十日这天作出决定,调整对南疆的外交政策,改善两国关系,以平等的姿态和南疆以及中国建立邦交。不再采取敌对的态度,放弃使用武力解决远东问题的策略,改由政治解决。斯大林同意这个观点,是因为经过研究明白过来,南疆其实已经手下留情了,并没有推翻苏联的意思,也没有让民主政府取代苏联的想法。这表明一件事,南疆的战略重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防范的是美国。这样和苏联有着共同的敌人,在对抗美国进入亚洲这一点上,双方是有共同利益的。这就是合作的基础。
虽然苏联进行了战略调整,但是斯大林并没有就南疆提出的条件进行答复,这是因为斯大林还是认为只要改善对待南疆联邦的外交政策,蓝玫瑰也不敢太过分。因为南疆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那就是美国和英国。这些西方联合起来的力量才是南疆面对的真正威胁。如果有了苏联的帮助,南疆就会轻松很多,这也就是斯大林不做太大让步的原因,如果苏联倾力一战,南疆也将全力应战。那么美国呢?
现在已经做好战争准备的杜鲁门会放过这个机会吗?既然南疆这些年轻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这样的政治才能,是应该看出来这种渔翁得利的争斗。
就在苏联进行紧急磋商的时候,美国自宫里也在开会,杜鲁门也在研究他的战略。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美国终于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对中国国民党的军事援助,通过国会得到了加强。宋美龄的讲演还是相当成功的,博得了美国的同情,国会通过援华法案,授权总统必要时为了维护亚洲的和平稳定,美国应该直接介入战争。动用联合国的力量,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战。
既然得到了授权,杜鲁门当然很清楚,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战也就等同于向亚洲联盟开战。虽然南疆共和国和苏联的战争投入了大批的高科技武器让苏联一败再败,可是对于这些现代化武器美国同样拥有。
新型喷气式飞机F…14已经装备部队,海军舰艇的动力系统也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喷气飞机成功的运用在航空母舰上,让美国的远程打击能力加强了不止一倍。远程轰炸机B…29投产,这种远程战略轰炸机完全可以对南疆的领土以及海上岛屿进行全方位的轰炸。南疆控制的领土太分散了,这些是需要大量海军才能守住的。
这个时候杜鲁门也得承认,罗斯福总统格外重视这个蓝玫瑰是有原因的,这个年纪不大的女子,却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在战争的中期可能是前期就有了总体战略构想。在对日战争胜利的时候成功的得到了日本的全部海军,对了资源匮乏的日本,不进行战争掠夺,是养不起庞大的海军舰队的。可是这一切对南疆确不是问题,海军的强大对于南疆联邦来说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经过修整改造,原来的和得自日本的,南疆联邦现在拥有轻重航空母舰十二艘,其中重型航母就四艘,最让美国奇怪的是南疆海军一直没有战列舰。就是得自日本的战列舰不是拆解,就是被改造成轻型航母用于海外疆域的守卫。除去航空母舰就是巡洋舰,就是重巡洋舰都不多,不过驱逐舰的数量却是很庞大。
针对南疆联邦投入到苏联战场的新武器,让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这也就是美国迟迟没有在背后下手,眼看着失去南苏战争这个机会的原因。在这样的科技对比之下,一直嚣张狂妄的邱吉尔终于老实下来。他很清楚以英国现在的实力单独对抗南疆,无疑于以卵击石。没有美国的参战,英国只能认了。
白宫会议到是没有什么问题,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在太平洋舰队派出的原来第5舰队和第7舰队的基础上,再派出第8舰队,编成南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由斯普鲁恩斯担任,原来举荐斯普鲁恩斯的哈尔西上将出任参谋长,这样的位置调过来安排是海军司尼米兹的建议,因为斯普鲁恩斯有些过于注意战术。而哈尔西又过于冲动,但是在航母特混舰队的指挥上,哈尔西的经验要高过斯普鲁恩斯。因为南疆不管是陆军还是海空军,一贯是依靠战术取胜。海军司令刘相臣也是个狡猾的指挥官,斯普鲁恩斯也是战术指挥官,这样可以相互抵消。
对于美国作好和南疆在军事上解决亚洲问题的决定,美国政府和军部都是持乐观的态度。唯一表示担忧的是马歇尔将军,因为对日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作为美国战后问题处理专家的身份马歇尔到过中国。接触过国共双方的高层领导,对中国的内战判断是蒋介石必败无疑,因为国民政府已经腐败到底,这样的政府是不可能胜利的。美国支持这样的政府卷入中国以至亚洲的战争中得不偿失。原来美国担心中共倒向苏联,支持蒋介石的政府。可是南疆联邦的崛起,中共方面已经改变。这一次南苏战争,中共军队直接越过边境参战,中共倒向苏联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从经济政策和外交策略上中共已经完全脱离了苏联,美国不应该和中国为敌,应该不参与到中国的内战当中,美国要根据情况和中共建立联系和南疆联邦以平等外交的手段,通过政治方式介入亚洲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