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和老门先走,马清秋留了下来。
老李和老门跟罗岩说了什么,马清秋没有问,罗岩也没有说。
在罗岩看来,他和老李、老门的谈话内容,没有什么敏感的地方,也不涉及什么秘密。即使公开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他也理解马清秋和老李、老门的谨慎态度。
那些事情后来都是公开谈论的事情,人们早已经脱敏。但是现在说出去,确实有惊世骇俗之感。容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造成一些思想混乱。
“关于你的书,他们有什么建议么?”
马清秋说的委婉,实际上是想问,还让不让罗岩继续写《苏联崩溃》这本书。
“他们说,完稿之后交给他们看看。”
马清秋松了口气。
这就意味着,不反对罗岩继续写书,只是要进行审核。
按说这也不算什么特殊要求,即使别的书,哪怕是一部小说,一部历史作品,也要经过相应的审核。
“那就好,你抓紧时间写,尽快完稿。还有,我个人建议,在没出版之前,尽量低调一些,尽可能不让别人知道书的内容。免得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我知道。”
“我觉得,能在境外出版,在境内出版就不是问题,你也要做好在境内出版的准备。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提出来,只要能力允许,厂里和部里都会支持。如果真的出版了,也是咱们宣传部的一个成绩,也能给厂里争光不是?”
罗岩明白马清秋的意思,也理解她的心情。
原来写这本书,只是自己的个人行为。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有可能成为部里和厂里的一项工作成绩。
同时,引起了上级的主意,审核的责任也交给了上级。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部里和厂里也没有什么责任。
“感谢领导的支持,目前唐薇帮我查找和整理资料,暂时没有什么困难。”
“这就好,你一定记住,你是厂里的人,有什么困难,部里和厂里绝不会置之不理。你虽然在乡下,但是部里和厂里一直在关注你。你的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你取得的成绩,都会得到鼓励。这次提拔,就是厂里对你的肯定。”
“在歌舞团的事情上,你的建议几乎都被采纳,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厂领导非常满意。磁带销售很不错,赚了不少钱,该给你的奖励,也一定会兑现。”
“当然,你现在不缺钱,但是也没人嫌钱多不是?你建议把歌舞团的收入拿出一部分,救济厂里那些残疾人,厂里已经批准。年底的时候,就会兑现。”
“好,到时候我也捐献几万块钱。还有啊,有人传说我赚了很多钱,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他们只是按照我卖了多少首歌,收了多少钱算的。实际上,我还要交一大笔税。去掉了税钱,真正到了我手里的,没有那么多。”
“你还交税啦?”
“是啊,大致上说来,要交将近30%的税。所以,我的钱远远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多。”
“你又不是做生意,个人似乎也没有这么交税的。你不交税,也没人会说你什么啊。”
“现在没人说,是因为我还没有得罪什么人。如果将来得罪了人,举报我偷税漏税,那是可能进监狱的。”
罗岩还交税,确实出乎马清秋意料之外。现在听了罗岩的解释,她就得出了另一个结论。
这个罗岩,考虑问题细致入微,眼光长远。能够未雨绸缪,从源头上排雷,消除隐患。
他把厂里救济他家的三万元还了回去,以前还不理解他为什么那样做。现在想起来,似乎明白了他的意图。
仅仅是遵纪守法,洁身自爱这么简单么?
才24岁,做事就能滴水不漏,看来志向不小啊。
原本以为修公路,上项目,写歌儿,就是很大的成绩。没想到竟然还搞出了村务公开制度,写《苏联崩溃》这样的大事。
尤其是后面两件事,更是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