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有了第二部分,即下面乡镇、厂矿的一些非农户人口想到县城落户。
第三部分,是外来经商人员。包括外省、外市的农村人员,想把户口落在城镇内。
其实还有一个客户群体,那就是外县的居民。有了把户口落入县城的机会,很可能就把户口迁过来。
“这四个方面的人群,我想招个万八千人还不成问题。每个人收4000元,就是4000万。即使减半,也有5000人,能收2000万。最起码工资和退休金问题就解决了。”
“这些钱收上来,发下去,进入消费市场,让商品流动起来,既能增加就业,还能增加税收。”
“县里需要付出的成本,不过是公安局印刷一些户口本,民警加几个班办户口而已,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这么多人来到县城,吃什么,住哪里?”
吴雨晴问道。
“要不就说你们这些大城市人不知人间疾苦呢。这些人当中,真正来到城市的人不会太多。比如农村人,到城里来干什么?没什么事儿干,也不会进城来,其实他们还住在乡下。老人本身也不一定把户口落到县城来,但是为了子女的前途,会把子女的户口落过来,全家实际上还住在农村。”
“其他的人,也大致上会这样。所以总的说来,真正进城的人不会有那么多。当然,即使来了,也没关系。”
“首先是吃的,现在粮食和副食品市场都已经开放,市场会解决吃饭问题,不用政府操心。”
“其次是住的问题,也不用给他们建房、分房子。有钱的自己买房子,没钱的租房子。还能活跃县城的房地产市场,有房子的出租房屋,增加一份收入。有地方的,自己建房子,既能活跃建材市场,还能增加房租收入。”
“穿的问题,自己解决。出行的问题,自己解决。就业问题,政府有能力,可以帮助解决。没有能力,自己解决。上学问题,孩子不一定都来,来了就到县城和周边城郊的学校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上边的政策……?”
“这确实是个问题,可是好像也没有明文禁止吧。这是一个趋势,用不了多久,各地都会这样。”
“我曾经研究过国外的历史经验,不少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历史进程,那就是城市化,中国将来也必然走这条路。再过20年,农村户口将会比城市和城镇户口更值钱。农村人想进城随便,城市人想去农村落户,将变得非常困难。”
“这怎么可能?”
以吴雨晴的认知,自然理解不了今后这种局面。
“这是完全可能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感谢我们的先辈,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普及教育,有了一大批素质比较高的劳动力。”
“国外方面,发达国家的一些中低端产业需要向外面转移,中国就是承接这些产业的最好选择。有一个工业体系,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还有十来亿人的广阔市场,他们不到中国来投资,还能去哪里投资?”
“可是西方都在制裁……。”
“暂时的,那是资本的世界,他们想赚钱。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主动上门来投资,等到复关了,中国的产品和企业也会走出去。”
所谓的“复关”,是恢复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资格。也就是后来的加入世贸组织。
目前中国已经开始了五六年的谈判,但是由于西方的阻挠,一直没有成功,直到新的世纪加入世贸组织,才完成了这个过程。
不过,中国的经济复苏和增长,也将在今后两三年内开始。等到入世之后,就开始腾飞了。
喜欢游戏官场,大不了回家种地去()游戏官场,大不了回家种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