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回到中国的日子离日本正式投降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但大街上还是到处悬挂着庆祝抗战胜利的红色标语和五彩旗帜,人们的脸上那种放松和惬意的表情依旧让我感到了阵阵的暖意。赶走了欺压在中国人身上作威作福的侵略者,真正做主人的感觉真好啊!
“师傅,日本人投降后,最近生意好做点伐?”心情不错的我随意地和车夫聊了起来。
“实际上生意是跟老早差不多的,但是现在好在没日本人了,拉车子的辰光不用担心被伊拉捉牢寻喉斯(上海方言,找麻烦的意思)!小姐,侬不晓得,要是被这帮日本人盯上,侬不准备几块大洋根本勿想出来做生意哦!勿要看伊拉长的是又小又矮,被伊拉捉牢吃起耳光来,真是眼睛前头才是星星啊!”黄包车夫颇为感慨的对我大吐苦水。
“总算等到这天了,以后老百姓总归好过过好日脚(日子)了吧!”我点头应道。
“难讲的,小姐。看侬的样子应该是有铜钿人家的小姐,侬不晓得阿拉的苦哦!这帮日本人走了,又来一帮子‘吸血鬼’。不是我瞎讲啊,现在阿拉做点生意啊,要交的税啊,多是多的来,真没办法讲啊!就靠这点辛苦铜钿养老婆小人,唉……”车夫边跑边在前面摇摇头叹道。
“是伐,还是没哪能变嘛!我出国好几年没回来了,还真勿晓得现在上海的情况哦。”其实离开中国前,我就知道国民政府的腐败已经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事隔多年,没想到这个弊端依然存在,听车夫话里的意思,看来大有越演越烈的样子啊,这个政府是应该乘抗战胜利后人心团结的大好时机好好的整顿一下了啊!
“小姐,到了。霞飞路138号。一共是3块铜板。”没说几句话,车夫就已经将我送到了目的地,利落的帮我把皮箱搬下车,我掏出皮夹,给了他一块大洋,他一见,憨厚的脸上立刻露出着急的神情,连忙摆手道:“小姐,不用介许多,不用介许多的,3个铜板就够了。”
我把钱塞到他手里道:“我从国外回来,第一个碰着的人就是侬,也算是跟侬有缘份,侬就勿要推来推去了,就收下吧。”
“小姐,小姐,这哪能来三(这怎么行)呢?这些路就收侬介许多,这哪能好意思呢?!不来三的,不来三的。”他还是一个劲的推辞着。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老实憨厚,居然不要赏钱的人,大为感动的我于是想了想道:
“个么迭能(那么这样),这点钞票算我包侬的车子,啥辰光这点钞票用光了,啥辰光侬再去其他地方拉生意,侬看来三(可以)伐?”
“好的,好的,小姐,这没问题。”车夫这时脸上才露出如释重负的憨厚笑容。
“从明朝开始,算我包侬的车,就这样子讲定了哦!我进去了!再会!”我笑着点点头,车夫再三说着“感谢”的拉着车子离开了苏公馆。
我见车夫走远了,便站在黑色大门的苏公馆前,认真的打量这幢上下两层的欧式小洋楼,父母结束苏州的生意,举家迁来上海后,应该就一直住在这里的。只是,我却是第一次造访,因此还是非常好奇这黑漆大门里的一切。高高的墙头上蔷薇花从墙内攀爬而出,从外面可以望见里面好象还有棵玉兰树,想必这一定是爱花的母亲种下的吧。
走到门铃前,按下门铃,我静静地等待着佣人来开门,这次回国我没有告诉父母,就是想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所以在欧洲开始准备回国的时候,我就有些期待这次见面。
“啥人啊?”里面传来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我一听就知道那是从小把我带大的保姆吴妈的声音,当初我出国的时候,吴妈在我临走前的一夜抱着我哭了整整一个晚上,连母亲都自叹不如呢。
我扬声答道:“吴妈,是我呀,云云回来了!”话音刚落,我便听到吴妈那“啪塌啪塌”的跑步声和又惊又喜地大呼小叫声:
“哎呀,哎呀,太太,先生,太太,先生,捺快出来呀,小姐回来了,小姐回来了!……小姐,侬等等啊,我来帮侬开门!……”
没多久,黑漆大门被人猛地拉开了,吴妈一身素衣,眼泪汪汪地一把将我抱住,边抹眼泪边埋怨我道:“小姐啊,侬哪能去介许多辰光啦,吴妈还当作侬再也不回来了勒!小姐,让我看看,有无有变样子啊?……恩,瘦了,还黑了,我老早就讲过嘛,去啥个外国,一家门等了一道(呆在一起)过日脚不好吗?侬看,肯定那边老苦的,否则哪能瘦成这样子?!小姐,侬还是听我吴妈的……”
见吴妈还要继续拉着我唠唠叨叨下去,我连忙笑着抱住她胖胖的身体打断她道:“哎呀,吴妈,我坐了几天的船回来,老吃力的,侬就这样子让我立在门口啊!阿拉先进去嘛,让我吃饱,睡足,我再听侬数落我,好伐?”
“小姑娘,就在我面前发嗲,好勿听我的罗嗦,是伐?从小就介滑头!……”吴妈的话还没有说完,父亲母亲两人便一前一后的从小楼里奔了出来。
“云云啊,侬回来啦,哪能不拍个电报回来,我也好去码头接侬啊!”父亲跑在最前头,看得出他心里其实是很高兴的,可就是嘴上还要数落我,我笑着跑上前拥住了父亲,在他脸上重重的亲了一口,道:“爸爸,侬好伐?我老想侬的!”
母亲这时也跑上前来,故意板着脸数落起父亲来:“侬只老头子,平常女儿不在家的时候,总听侬唠叨‘伊哪能还不来信?伊哪能还不来信?’烦得不得了。现在,伊人回来了,侬还搭啥架子啦,触气(讨厌)!”
我哈哈大笑,亲昵地亲了母亲一口。在家里,看似强势的父亲似乎永远是被母亲数落的角色,父亲并不反驳,只是“呵呵”地笑着看着我,我搂过母亲,挽住父亲,此时心里真的感觉好幸福!
“云云啊,来,让妈妈好好看看。”母亲捧着我的脸仔细的端详起来,父亲耐不住我被母亲霸占,于是在一旁的大叫道:“哎呀,啥体(干嘛)勿进去啦,呆在门口算啥嘛!走走,进去再讲,进去再讲!”说着,便拉着我要进客厅,母亲这时也象反应过来一样,点头道:“是呀,是呀,侬看,我高兴的忘记这事体了,走,进去进去!……吴妈,叫阿根帮小姐的物什(东西)拎进来,侬再去关照厨房,烧点小姐欢喜吃的菜!”
“有数,我现在就去。”吴妈高兴地去了,我拥着父母走进了小楼,这时,我真正感受到为什么中国古语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语句了,其实有父母双亲在身边的日子,真的很好!
最后一次离别
回到家的我,面对父母双亲时,我仿佛不再是那个在异地他乡需要拼命鞭策自己一定要坚强、不断地用所有的勇气武装自己、保护自己的女人,也不再是那个需要在战争年代中苦苦挣扎,为求生存而不懈努力的女人,更不用再成为所有人依靠的对象。
现在的我,只是实实在在的变成了以前那个在父母羽翼的保护下无忧无虑地享受幸福、快乐、简单生活的小姑娘。在他们面前,我可以尽情的撒娇,尽情的毫不掩饰地表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种精神上的放松让我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