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老人停止了念叨,虚空朝小男孩身上扫了几下,算是完成,转向少妇:“好了,你俩等等。”
说着瞟了眼孙女和某个陌生男孩,微微点头,回了屋,很快出来,手里拿着两个鸡蛋,又放在孩子脑袋上滚了几下,才递给少妇:“回去给孩子煮了,熬成糖水鸡蛋也行。”
“谢谢大娘。”少妇小心接过,一边恭敬地递上一张五元的钞票:“大娘,这您收着。”
“闺女,太多了。”
“一点心意,”少妇坚持把钱塞到老人手中,一边看向儿子:“才一会儿呢,我感觉小东都不慌了。”
“其实没什么,”老人握着钱,也不再推却,转而道:“就是前两天被打雷惊着了,孩子现在是一个人睡吧?”
“是啊,想让他早点适应,”少妇说着,又惊奇:“大娘……您怎么知道?”
“小了一些,以后再有这天气,还是你们大人带着睡,”老人没解释自己怎么知道,只是叮嘱:“再过几年就好了。”
少妇连忙答应。
这么又说几句,少妇拉着儿子千恩万谢地离开。
老人亲自把母子俩送出门,再回来,目光直接就转向苏杭,凑近了,上下打量,又伸手:“孩子,让我看看。”
苏杭下意识抬手过去。
想起来,似乎是男左女右,又连忙换了左手。
老人接过苏杭左手,低头看着,一边笑道:“哪只手都行。”
额。
这么不靠谱么?
老人打量一会儿,又抬头看向苏杭脸庞,再低头,有些干瘦的手指划过苏杭掌心,微微摇着头:“你这,看不懂了。”
苏杭注意到老人看的是指节,而不是掌纹,好奇问道:“奶奶,看出什么?”
“你啊,本该一生庸碌,”老人说着,又抬头,再次打量苏杭几眼,才接着道:“却不知为何,神气又是那么足实,都能溢到了别人身上。”
说着还看了眼一旁自家孙女。
苏杭听老人这么说,内心一时波动。
这么准的吗?
老人收回目光,放下了苏杭的手,再次上下打量一番,还是摇头:“本事有限,真是看不懂,不过,孩子啊,你这一股子神气,我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但也要好好珍惜,若不能抓住,难免还会散尽。”
苏杭还在惊讶,甘欣已经帮着问道:“奶奶,要怎么抓啊?”
“不是怎么抓,是怎么活,”老人没看自己孙女,望着眼前少年:“你啊,凭这份神气,想做什么都能做到很好,就是呵,今后要多想想,有个词,叫‘过犹不及’。”
苏杭立刻想到前两天下雨时的小反省。
整天拉着身边人一味上进,连生活都不顾了,这应该就是过犹不及。没想到,被第一次见面的老人一语中的。
于是认真点头:“奶奶,我记住了。”
甘欣没想到自家祖母看到了比自己更多的东西,而且,还是好的事情,连忙又问:“奶奶,还有吗,再说几句啊?”
甘奶奶想了想,望着苏杭眼睛,说道:“你这颗心,平静,又不平静,若是有暇,可以挑些佛道典籍读一读,或是去拜访一些师父,虚心讨教,多多参悟,心若真得静下,也能把你这神气敛住,细水长流,受用一生。”
苏杭再次点头。
甘欣倒是有些急,这……怎么扯到佛道什么上了,万一出家了怎么办?
甘奶奶察觉到一旁孙女的情绪,瞟过去一眼,露出嫌弃表情,轻声道:“出去了三天,回来咋还是个闺女?”
苏杭:“……”
这……
反了吧?
对于一个长辈,难道正常反应不该是,还好还好,还是个闺女?
甘欣红了脸,幽怨地瞄了眼某个家伙,转向自己祖母,反应很正常:“奶奶,你胡说什么啊?”
甘奶奶却不再理会自己孙女,再次看向眼前少年:“孩子,你……叫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