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八百两啊。
是在县城买下、不是租,买下带前后院、在最热闹街道上的大门脸。
今日一过,附近十里八村的人,想必才会真正重视,左撇子家已经不只是殷实了,他这要奔地主去了。
在他们讨论买骡子时,左家暗戳戳买回好几匹马。
在他们讨论明年添二亩地,人家添两间铺子。
再者说,就是这么个好条件,将来你即便酒卖不好,还有大房子在,是不是在你名下吧?赶明儿卖房或是租赁给别人,也能值不少银钱吧?
他们有什么脸去同情犯愁的左撇子?
还有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请问,左撇子,你是咋好意思在他们面前露出一脸忧愁的?
“确实挺犯愁,撇子老弟,那你真得将酒好好卖卖。”大伙干巴巴的劝道。
当晚,有来吃席喝多赶不回去的,被左撇子安排借住在游寒村各家。
而像朱老爷子自然是住在左家。
今晚,这个小院儿,住的全是自家人。
朱兴德说:“爷,来年才能盖房,但是俺老丈人家仓房现在酿酒的地方不够了,即便旁边那吴家算上也小。我想着,咱老朱家那院子大,能不能给变成酿酒的地方。”
朱兴德瞪眼看着他爷。
他寻思着,想让杏林村朱家成为分支酿酒点。
反正咱家酒不怕被偷学手艺,最关键是神仙水。
到时外婆或是小稻她们,只要出一个人,干最关键的一步,其他的,还可以雇佣他大嫂、二嫂、三嫂等等,包括村里人也行。都给他们发计件钱。酿出一坛子,给多少的那种。多干才能多拿,集体致富。
家里全忙的顾头不顾腚,想作妖都没空闲。
第二百三十二章你觉得呢
朱兴德的这一决定,在外人眼中,不仅是要带动全家致富,而且还提供了杏林村和游寒村好些村民的打零工场地。
一车车石头,运向杏林村老朱家。
一车车各家攒的盖房沙土,顶着冬天的第一场风雪送到老朱家。
一车车青砖更是从镇上的砖窑运了回来。
老朱家那占地面积极大的房屋,内里每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大变样。
附近十里八村的所有木匠、瓦匠、石匠,齐齐开工,给朱兴德打石磨、做酿酒的木甑、修房子、搭炉子。
银钱足够,人力就永远不是问题。
在老左家请客后,现在好些人家一大早上的情况变成了这样:
“老二啊,咋起这么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