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春霞的母亲。我猜想你们母子赶来中原,是想寻找失踪的郭子岳吧?”昆仑公主早就听说过文安道姑,这时忙问:“那么请问前辈可有子岳的消息?”
“没有,连春霞也一起失踪了。你母子二人可随我先去长安一带住下,寻找子岳和春霞。至于你的四大护法嘛,可否请他们护送这位知玄大师去月亮河暂住?因为皇家此时正在四处追杀于他。”
月亮一听,立即吩咐四大护法护送知玄回精绝国去,她母子二人则随文安道姑去了长安,寻找失踪的郭子岳与阳春霞。
潇湘书院图档,tearheavenOCR
第二十八章 龙首原·望仙台
赵归真杀了宏道,更是春风得意,如今佛门之中,能与他对抗的大高手,那是一个也不剩了。佛门武僧虽多,但多是邓元超一流武艺,实在不堪一击。
于是,赵归真刘玄靖再惑武宗,正式下诏废灭佛教。
三教金殿讲论之后,武宗对佛教的厌恶日渐增长。他从小就崇敬道教,那是祖上的自然影响;他长大当上皇帝后,因好女色而求助于金丹,对道士的依赖性更大了。
但武宗厌佛,并不是完全出于个人好恶和宗教信仰。
据祠部奏括,当时天下有大寺院四千六百余所,小寺庙(称为兰若)四万余所,持牒合法僧尼二十六万零五百。实有僧尼四十六万,另有众多寺庵杂役。寺院中的金银佛像,金器银器无数,铁像更多,铜器更是常用之物。靠以吃租的寺产庵产所占之田,地,更是多达数千万顷。这个数千万顷之数,是《资治通鉴》上的数字,非小说家在此杜撰。
自此可见,武宗最后终于下旨灭佛,是有其深刻的、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的深层原因的。个人的好恶,个人的宗教信仰,与整个王朝的利益相结合,终于使武宗于会昌五年四月下诏,敕令检校天下僧尼人数。五月再下诏书颁布,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各留佛寺四所,限额定三十人。天下州郡各留一寺,上寺限额二十人,中寺限额十人,下寺限额五人,其余僧尼,勒令还俗。
此诏一下,官府衙役出动,遇有反抗,则军队出动弹压。
反抗最强烈的首推五台山。
五台山当时有寺庙二百多座,规模够格称得上上寺的就有四十多座,和尚杂役上万人。
圣旨一下,令和尚们毁寺还俗,和尚们顿时躁动起来。迦根大喝:“不崇我佛,必无好报!”喝声一起,立即有近百和尚跟着齐声大喝:“不崇我佛,必无好报!”这是知玄在麟德殿被推出去时喊的咀咒。
宣读上谕的官员气得大喝:“反了反了!”
跟随宣旨官员而来的幽州武官大喝:“谁敢违抗圣旨?与我拿下!”
军官一喝令,大队官兵立即将阻在山门外面的近两百名武僧围了起来,山门外面立时便是一场混战。
跟随宣旨官而来的官兵只是少数,大队尚在后面,而且几位武功高强的道士还易装为官兵,夹在其中。刹时间和尚们便死伤了数十个,而且远处传来了大队官兵的呐喊。
迦根大喝道:“道土存心要灭我佛教,将那些伪装成官兵的道土尽数杀了!”
“住手!”寺庙门口传来一声大喝,众人在此大喝之下,均有一种脱力的感觉,顿时罢斗。
只见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僧,身后跟着几位同样很老的僧人,站在山门的台阶上。老僧大声问:“请问大人,皇上的旨意是要杀我佛门弟子吗?”
宣旨官道:“不加反抗,自然不杀。如若反抗,那就格杀勿论。”
老僧道:“好。迦根,你带了山上的武僧,尽数出山还俗去吧。”
迦根跪下道:“寺主,弟子此时不能离开,要死咱们也当死在一起。”
老僧斥道:“佛门中人怎能轻言死字?皇上传旨废佛,这废法上还有讲究,怎能由得你蛮干?快走!”
迦根带着数百名武僧撤走了。老僧自去和皇家官吏讨价还价,只盼多留几座佛寺,多留几尊佛像。
迦根带着几百武僧撤退出山,刚下了中台山,只听一个武僧大叫:“仙鹤!赵归真来了!”
众人抬头一望,只见一只巨大的丹顶鹤从南台飞来,鹤背上坐着一个身穿便袍,面蒙黑巾的人,直向众僧人飞过来。
僧人中间有人发一声喊,开始拔腿飞逃。刹时间,几百武僧就跑得遍山都是。迦根自知武功和赵归真差得太远,带了十几个亲信,飞奔而逃。
可那仙鹤飞得甚快,眨眼间就飞到了迦根等人的上空,那骑鹤蒙面人伸出两根手指头,将手中的文帚尖端上的金丝剪下一些,捏在五指中,向着下面的迦根及其十数个亲信弟子打去——刹时间,只听得下面的山道上,传来了一片惨叫声。迦根身上连中了十数根金丝,均是打在头、肩、背部的致命大|穴上,一扑倒下去,即刻毙命,连叫也没有叫出来。
五台山上万僧尼,死伤数百;二百余所大小寺庙,只留了几所,其余均予拆毁,僧尼尽数还俗,几所寺庙中,留了不足百人。
现在的五台山上的五十八所寺庙,许多是武宗死后,甚至是唐朝灭亡后,逐渐修复的。五台山佛门寺庙之盛,再也没有恢复到武宗灭佛以前。
五台山僧众散后,幽州节主度使张仲武趁机大肆招幕,武功高的招为将,武功低的招为兵卒。唐朝的节度使有拥兵自重的习惯,为唐时几患之一。
李德裕闻报后,斥其阴谋曰:“汝趣白本使,五台僧为将必不如幽州将,为卒不如幽州卒,何为虚取容纳之名,染于人口?独不是近日刘从谏招聚无算闲人,竟有何益?”
张仲武见招兵自壮的阴谋败露,便令人悬刀居庸关,并张榜曰:有游僧入境者斩!
自然,这是官样文章,私下仍在招幕。
京师之中,大慈思寺的和尚自重得多,不等废佛的圣旨传来,听到一点消息,先就散了,寺中只留了一二百名老僧。慈思寺是唐高宗李治修来纪念其母文德皇后的,向为外国使团商团教团观光之处,武宗还真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