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朱由校率军凯旋。
是日,内阁率领百官在城门处举行盛大欢迎仪式。
此战近乎让建奴势力荡然无存,重新收复辽东之地,奴儿干都司,皇帝声望达到前所未有地步,大明兵锋更强横无匹。
朱由校回宫,各军归营。
翌日,吏部,兵部,统计诸将,诸军战功。
鉴于早前封赏李过楚国公,贺人龙齐国公,祖大寿为唐国公,卢象升为梁国公,孟乔芳为庆国公,满桂为赵国公,赵率教为鲁国公,左良玉为代国公,曹变蛟为肃国公,祖大弼为保国公等。
此番,朱由校没有提升诸将爵位,而是全部重赏诸将金银,给予各家子弟,妇人赏赐。
与此,朱由校连续数日前往京营,亲卫诸军犒赏三军。
诸事尘埃落定,朱由校召集内阁,六部,商议治理辽东,奴儿干都司事务。至少,在朱由校眼中朝廷开放东北的时机渐渐成熟。
此言出,内阁,六部官吏有支持,有反对,朝廷收复辽东,奴儿干都司,势必要驻军,统治。
怎奈辽东乃至奴儿干都司特殊的气候环境,让开发统治难度加大,朝廷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努力数十载,最终常常竹篮打水一场空。
西汉如此,唐代如此,大明亦如此。
当朱由校道出自身提议,统管朝廷经济的刘一燝,苏茂相即刻提出反对意见。
刘一燝快步出列,语气沉重说:“陛下,虽然当前朝廷国库充盈,但朝廷连年征战,赈灾,迁徙百姓,花销奇多。
当前,朝廷收复辽东,奴儿干都司,是该驻兵统治,然则,大肆开发东北过于匪夷所思。
辽东苦寒的气候,凡大一统朝代皆努力过,怎奈无不失败,白白浪费钱粮。”
此言出,苏茂相出列补充说:“陛下,本朝巅峰时期在辽东人口仅三百万,这还是太祖顶着民间反对压力,付出巨量财政、军事资源,持续迁徙百姓的结果。
臣认为,当前朝廷经略的方向当世海外和西北,重复汉唐荣光。”
闻言,内阁的钱龙锡出列,斩钉截铁说:“刘阁老,苏尚书,本官有不同意见。
似苏尚书所言,当年,太祖花费大力气能成功,吾皇花费大力气照样能成功。”
旋即,钱龙锡侧首向朱由校说:“陛下,昔年太祖通过土着转成军人,辽东将士,旧元将士,及朝廷发配的罪犯,牢牢统治辽东,奴儿干都司。
当前,时机成熟,朝廷在辽东大肆驻军,又有建奴俘虏,当趁机开放东北,良机千载难逢,朝廷错过时机百年后,辽东恐怕出现新的建奴。”
见状,礼部尚书蒋德璟出列说:“陛下,昔年太祖重视生产,大力劝农,通过军事化京营,使辽人既耕且战,自给自足,臣建议,当效仿太祖,大力开发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