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守孝,人之常情。怎能说抗旨不从呢?〃崇祯此次倒是甚为通情达理,〃再派人下去,代朕吊唁。如今国难当头,请他转孝为忠,替国分忧。过去罪名,不仅一概赦免,朕还加拜他为兵部尚书,统领全国兵马!〃
温体仁一听对祖象升不仅赦罪,还加官兵部尚书,统领全国兵马,如此权威,岂不又将造就一个袁崇焕,又将造就一个自己的劲敌!他不待崇祯的话音落地,便急忙劝阻:
〃陛下!臣斗胆恳请圣上三思:不可对罪臣施恩太过,以助长罪臣之气焰!〃
〃施恩太过?〃
〃此言虽由老臣一人说出,实是诸臣百官的多人共识。〃
〃还有何人?〃
温体仁从怀中掏出几份疏文:〃这是几位御史、大臣们的奏疏。〃
崇祯接过,翻看了一下后,冷冷地问道:〃那依你们所见,此次决战,何人可抵御清兵,可统领全国兵马、决胜千里呢?〃
〃这……〃温体仁对此猝不及防,以致半晌无语。
〃说呀!舍祖象升,谁可担此重任?〃
〃洪承畴可用。〃
〃胡扯!〃崇祯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西北剿匪,虽斩杀了高迎祥,但李自成、张献忠仍盘踞山野,蠢蠢欲动,如此刻调离洪承畴,岂不是让闯贼得以死灰复燃?那样内忧外患,遥相呼应,我们顾此失彼,何以为战!温爱卿,你身为首辅,如此浅显之道理,怎么竟然不知?〃
温体仁头冒冷汗,连连地说:〃老臣愚钝,愚钝!〃
崇祯敲着那几份疏文,继续斥问:〃你的这些人谁可以统御三军,与清兵决战?〃
〃老臣一时尚未想好。〃
〃哼!清兵已经入境,连统领三军的将帅都没想好,何以克敌制胜?〃崇祯把奏疏用力摔在桌上,〃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徒!朕意已决,此次与清兵决战,非祖象升莫属!〃
温体仁惶恐地跪拜。
崇祯道:〃朕即刻派人前往祖象升家乡,再请祖象升!〃
〃臣遵旨。〃温体仁退下。
王承恩虽然从不参与政事,但他对朝廷上百官的争斗,却是洞若观火,一清二楚,忠奸分明。他见温体仁走远后,凑近崇祯:〃不知万岁爷准备派何人前往?〃
〃你去怎么样?〃
王承恩摇摇头:〃祖将军是位宁折不弯的硬汉,绝非一般的庸碌之辈,更非官爵利禄所能打动,过去立有大功却反遭冤屈,早已是心灰意冷,心存芥蒂。若老奴前往,他一句守孝在身,实难从命就把老奴顶回来了!〃
崇祯怔住:〃依你说,该怎么办?〃
〃依老奴之所见,唯有一人前去,定可成功!〃
〃谁?〃
河北祖象升府内的祭堂前,香烟缭绕。祖象升正在祭拜。
管家杨正朝走了进来。杨正朝本也是宁远的一员战将,因袁崇焕蒙冤,祖象升又遭贬斥,杨正朝对朝廷心灰意冷,一气之下,弃去兵戎,随祖象升来其老家,做了祖象升的管家。他走近祖象升,悄声地说:〃来了位钦差大臣,正在客厅等候。〃
第113节:移孝为忠(7)
〃干什么来的?〃
〃还是征召大人进京。〃
〃告诉来人,祖象升一介布衣,加之家父新故,守孝在身,难以见官见客,恕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