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从三品大员没错,但职位却是秘书监,只需要在幕后甄选奏折,并不需要按时按点去上早朝。
早朝还没散,女帝也还没回来。
叶逢春就独自一人坐在御书房里,缓缓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件,正是从陈庆云密室里找到的那封。
他之前被打断,后面一直有事,都没来得及仔细阅读,趁现在没人打扰,索性将书信拆开看了起来。
“此信被你打开,说明我陈庆安已然不在人世,我深知我罪孽深重,知晓了太多的秘密,定然不能寿终正寝,但我不希望,这个秘密也随着我一起被带入黄泉之下!”
“事情发生在天佑二十三年,亦是神光元年……”
看到这里,叶逢春眉头微微皱起。
天佑,乃是大乾上一任皇帝在位时的年号。
与先皇牵扯上,莫不是……
叶逢春心头隐隐有所猜测,却没有多想,继续往下看去。
“初春之时,先皇还未驾崩,彼时南疆暴乱,因兵马军饷一事唤我进宫,还未到御书房,便听到先皇与其胞弟逍遥王因南疆战事意见不合发生激烈的争吵。”
“陛下主张大军压境征讨南疆,逍遥王则坚持维稳求和,以免损伤国力,双方争执不休,谁都奈何不了谁。”
“最后逍遥王拂袖离去,先皇独自在御书房里坐了一整夜,天亮之后,便命我暂时按兵不动,此事就此揭过,二人依旧兄弟情深,没有任何芥蒂,至少,在朝臣眼中如此。”
“然而,此事发生后不到一个月,先皇突染恶疾,长卧不起,朝政之事全权交由太子殿下打理,逍遥王辅佐。”
“原以为朝政安稳,就此平缓过渡,可没多久,太子殿下居然也莫名病倒在床,一命呜呼,先皇悲痛欲绝,龙体每况愈下,眼看就要不行了……”
“于是朝堂便有传言流出,先皇考虑到逍遥王素有贤能,意欲将皇位禅让与他,此事愈传愈烈,一直到朝堂只剩下这一种声音,已然成为了公认的事实。”
“然而,就当先皇驾崩,群臣准备奉应逍遥王登基之时,至尊之位却在一纸遗诏之下,变成了弱冠之龄的魏王,便是当今皇帝陛下!”
“对此,朝堂震动,群臣激愤,都以为是奸佞作祟。”
“纷纷猜测魏王篡夺至尊之位,遂引来群臣攻伐。”
“但魏王也早有防范,派出精锐卫队镇压群臣,旨称先皇虽已仙逝,但留有诏书为证,岂容外人篡改?”
“彼时逍遥王竟忽然之间举家云游,只留下一个半大的世子殿下在京,这才让朝堂局势稍安,群臣无计可施之余,也渐渐偃旗息鼓。”
“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群臣之中,有性直者告老还乡,退出朝堂表达不满,也有投机者结党营私,抵抗新皇统治,反正,满朝文武分崩离析,社稷岌岌可危。”
“我,也就是那时,成为了抵抗新皇队伍中的一员,忘却了报效国家,尽忠职守的本分,开始以权谋私,为自己谋取富贵……”
“一步步爬到如今的高度,除了贪污受贿、收买官吏,祸害无辜百姓不计其数,甚至连自己儿孙也遭了殃。”
“这些罪状累加起来,抄家灭族十次也不足惜,可悲可叹矣。”
“有时我也在想,若是当初登基的是众望所归的逍遥王,而非半路截胡的魏王,那大乾的命运,朝堂的命运,还有我的命运,是否就会截然不同?”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也没有假设……我会变成如今这般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全拜当今皇帝所赐。”
“他萧移星,才是祸乱朝纲乱臣贼子,佘毒社稷的罪魁祸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