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若王涓真有本事,将来便给他安排到工部去,倒也适得其所。
&esp;&esp;王启叔侄离开之后,萧彧琢磨着,要不要以朝廷的名义颁布一个英雄令,重金招募能人异士,没准能找到几个技术达人。
&esp;&esp;要想提高生产力,必须要进行技术革新才行。
&esp;&esp;自己知道技术革新的方向在哪儿,但对稍微复杂一点的机械就不懂了,所以还是得集思广益才行。
&esp;&esp;萧彧从前厅回来,看见裴凛之站在院中,单手挥动着长枪,他见状急忙跑去:你怎么就耍起枪来了!当心伤口。
&esp;&esp;裴凛之停下来:这两天感觉伤口没那么疼了,想练练功。
&esp;&esp;萧彧拿过他手里的长枪,递给吉海:伤口才刚刚愈合,还没长好呢,别动作太大,当心撕裂。
&esp;&esp;裴凛之冲他温柔地笑:不会的,我有分寸。
&esp;&esp;萧彧拉开他的衣襟,看着腰腹上缠着的绷带没有血迹,这才放下心来。
&esp;&esp;我说了没事吧。裴凛之说,我想快点恢复起来,待新兵征上来,就该去练兵了。
&esp;&esp;练新兵应该是校尉们的事,你堂堂上将军,还需要亲自去吗。
&esp;&esp;那我也该去看看,不能老躺在家中。虽然躺在家中能够天天守着萧彧,但看萧彧这么忙,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就觉得对不住他。
&esp;&esp;萧彧说:你现在伤好多了,我们下午出去走走吧,杂交稻可以收了,去城外看看。
&esp;&esp;好。
&esp;&esp;提到杂交稻,萧彧就无比欣慰:晚稻再播种一季,明年春天差不多就能在崖州和广州大部分地方播种杂交稻了。就算每亩地增产十斤,那也相当不得了哇。等棉花也推广开来,百姓的温饱就都解决了。他们才有精力去考虑穿好吃好的事,才有更多其他的需求,商业才能发展起来。有了商业,就有了税收,国库就能充盈起来。
&esp;&esp;裴凛之注视着他,听他规划着美好的蓝图,听到最后,他笑了起来:然后呢?
&esp;&esp;萧彧说:然后啊,然后组建军队,挥师北上,一统天下。让天下百姓都吃饱穿暖,人间太平,再无战事。
&esp;&esp;虽然到最后,所有的太平都会被打破,战祸会再起,那也不是自己会看到的。他只愿有生之年,能够得见天下太平,海清河晏,便已足够。
&esp;&esp;裴凛之笃定地说:一定会有那一天的。那一天到来之后,你想做什么?
&esp;&esp;我想纵马天地间,去丈量神州的每一寸土地。萧彧说到这里自嘲地笑笑,不过这样的愿望比较奢侈吧,所以还是在宫中弄几亩地,种种地得了。
&esp;&esp;裴凛之有些心疼地搂着他的肩,这个愿望也太渺小了:不管去哪儿,我都陪着你。
&esp;&esp;萧彧微笑着点头:好。
&esp;&esp;此时,有埙声传过来,断断续续的,气息不稳。萧彧听了片刻,抬脚朝向阳房间走去,果然是他在吹埙:向阳,你感觉可好些了?
&esp;&esp;向阳放下埙:陛下,我已经好多了。他的失语症已经好了,就是声音还有些怪异,不如原来的清亮。
&esp;&esp;萧彧说:你大病初愈,还是不要吹埙了,要好好静养。埙声太悲切,不适合病人听。
&esp;&esp;向阳垂下眼帘:好。我就是躺久了难受,想找点事做。
&esp;&esp;萧彧说:下午我准备去外面转转,你要是能走,跟我们一起去吧,带你出去透透气。
&esp;&esp;向阳眼睛一亮:好啊。
&esp;&esp;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天气凉爽了下来,他们才出门,因为萧彧担心天气太热会让两位大病初愈的人中暑,拖到这个时间才出门。
&esp;&esp;三人坐在马车里,萧彧坐在中间,裴凛之与向阳一左一右对面而坐,两人大眼瞪小眼。
&esp;&esp;自从城破那一夜起,萧彧就没出过府,所以从出府起,他的注意力一直都在车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