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裴凛之说:担心白沙村的姑娘们嫁到外面去,可能会被夫家欺负。
&esp;&esp;萧彧挑眉:为何要被欺负?
&esp;&esp;裴凛之说:郎君教导她们男女平等,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我担心外面的人规矩多,白沙村的姑娘受欺负。
&esp;&esp;萧彧哈哈笑:那就不要嫁出去了,我们家不是还有几十个单身汉嘛,我还怕白沙村的姑娘不够娶呢。
&esp;&esp;裴凛之没接话,他们家那些单身汉都是签了卖身契的,算不上自由身,也不知道村里的姑娘会不会嫌弃。虽然他们家的奴仆和普通人也没多大区别。
&esp;&esp;他看着萧彧的笑容,内心有些感慨,殿下在这里,把白沙村打造成了一个理想国,没有战争,没有饥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男耕女织,人人都有能读书,发挥自己的才能。
&esp;&esp;如果这样的模式推广到整个安国甚至天下,该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只是,这样的模式能推行得下去吗?
&esp;&esp;两人回到家,发现孟洪正在等他们,萧彧问:孟大哥有事?
&esp;&esp;孟洪将一个本子递给他:这是这个月的账本,明日该发工钱了,郎君请过目。
&esp;&esp;萧彧双手接过来:好,谢谢孟大哥,辛苦你了。回头我将工钱支给你,你拿去帮我分发了。
&esp;&esp;好。孟洪答应下来。
&esp;&esp;萧彧说:坐吧。他在石桌边坐下来,摸一摸茶壶,茶还是温的,想是吉海或者那个小丫头泡好的,亲自倒了三杯:喝茶。明日月初,思归该回来了吧?
&esp;&esp;说到儿子,孟洪满是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若无意外,应当回来了。
&esp;&esp;萧彧扭头对裴凛之说:凛之你明日进城送纸,顺便接他们回来吧。
&esp;&esp;孟洪连连摆手:不必麻烦,才几里地,叫他们走走也好。镇日在医馆里待着,想是不能像家中这样锻炼。
&esp;&esp;裴凛之说:我看也不用接,我尚未出门,他们怕是已经到家了。
&esp;&esp;萧彧笑起来:也对,思归归心似箭,每次都是天不亮就拉着长生在城门口等开城门。
&esp;&esp;这么恋家,没出息。孟洪嘴里这么说着,脸上笑意却不减。
&esp;&esp;萧彧说:恋家怎会叫没出息,说明重感情,适合学医,因为能感同身受患者的痛苦,将来会是一个特别好的大夫。
&esp;&esp;能帮到郎君就好。孟洪说。
&esp;&esp;萧彧说:不仅是我,他们学了医,就能帮到我们所有人。
&esp;&esp;孟洪喝了一口茶,犹豫片刻,还是开口说了:今日官府来人催珠了。村中不少人家珍珠都未凑齐,明日不少人约了去采珠。
&esp;&esp;萧彧顿一下:要交珍珠了吗?那我们可以去打捞最先放下的珠贝来看看成果了。
&esp;&esp;孟洪有些激动:现在就能采珠了吗?
&esp;&esp;萧彧颔首:算起来,最早放下去的那批珍珠已经快一年半了,应当可以采了。不知道成果如何,我也很期待呢。你们还记得最早那批母贝放在哪儿了吗?
&esp;&esp;裴凛之说:我记得的,明日便去打捞一些上来看看。
&esp;&esp;萧彧感叹:不知道有没有被人偷采。
&esp;&esp;会丢一些,但不会都没了。我们一直都有人看着。裴凛之说。
&esp;&esp;当初官府划了一片海出来养珍珠,说是派人看守。萧彧发现官府的看守相当应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得已,他们便自己安排了人以官府的名义守着。
&esp;&esp;守卫住在岸上,见到有人来,人少,便会劝离,人多的话,便会来通知他们去驱逐。
&esp;&esp;但这样的行为肯定会引起人的好奇心,这海下到底有什么,不让人打渔采珠。越是不让停留,人的逆反心理就高,偷的人应当不会少。
&esp;&esp;萧彧考虑过等成果出来后,干脆公开这件事,让崖州百姓知道,官府已经自行养珠,再也不用百姓下海采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