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280部分(第2页)

第280部分(第2页)

原本耶律图不是没想过,去投靠那位被父亲宣为叛逆的堂叔。可他非常清楚,到那里他的下场同样好不到那去。一个不慎,也是客死辽西的下场。

此时此刻,才真正明白皇帝不好当的耶律图。很后悔,当初为何要贪图这张椅子,让他承受这亡国之君的污名。这可会遗臭万年的啊!

面对闷不吭声的朝臣,耶律图最终无奈的挥手道:“走吧!你们都走吧!有多远走多远,这大辽怕是完了。让朕一个人,在这里待一会吧!明日开城向宋军投降!”

最后一句话说出,耶律图觉得身上的力气一下被抽空。反观那些大臣,长松一口气的人占多数。那怕唯数不多的几个,也只能握紧拳头退了出来。

他们想尽忠殒国,没人会阻止他们。可对抗宋军的后果,或许是他们所承担不起的。如今上京皇城中,百姓跟士卒早就不想打了。敢反抗的辽人下场,已经听到太多太多了。

相反投降宋军的辽人,如今日子过的似乎不错。那怕失去了不少自由,可至少宋军没对他们过多压迫。只要老实本份放牧,生活反倒比以前放心地交。

如今整座皇城之中,愿意跟皇帝一条道走到黑的百姓跟士卒,其实真的不多。仗打这个份上,已经没有意义。要么逃往辽西,继续幻想着东山再起。

要么便是忍气吞生,降于大宋,继续做一个牧守草原的部落百姓。真正觉得失去权利地位的,都是大辽的王公贵族。普通大辽百姓,反倒希望大宋军队的到来。

因为乔峰的原因,老实的大辽百姓,宋军对其秋毫无犯。而真正被宋军处罚抄家,往往都是那些食万户的部落首领跟贵族。对这些人,其实大辽百姓也无甚好感。

用大辽兵部大臣的话,这一仗军心民心都输给大宋,这战争怎么可能打的胜呢?既然胜不了,那就只能投降了。毕竟,江山易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天,当包围上京的宋军准备攻城之时,上京城头打出的白旗,令所有宋军愣了一下。很快便发出震天的万岁之声,这白旗出现,意味着上京不攻自破。

拿下大辽的上京府,便意味着大辽彻底灭亡。这也意味着,参与征辽之战的大宋官兵,也可以开始期盼着,如此大胜之后朝廷给予他们的封赏。

久未回故里的他们,也能做为荣誉之人班师回朝,这种如同开创盛世的场面,也将永远让他们铭记不忘。到老,他们也会为今日之见证而自豪的!

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三章 铁汉也有柔情

绍圣三年夏,持续一年多的宋辽之战,伴随新继位的大辽皇帝耶律图。将大辽的传国玉玺,满脸泪水的递交到,大宋安辽侯萧峰之手,算是画上一个圆满的记号。

相比跪在城门前,辽国君臣百姓沮丧跟哭泣的神情。同样出身契丹的乔峰,却不知为何没有一点喜悦之情。只是能让战争结束,心里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随着乔峰将玉玺举过头顶,城外围城的宋军,再次响起震天的万岁之声。而这一幕,也喻示着一个崭新王朝的出现,从此也拉开宋之盛世的序幕。

接过玉玺朝众军展示了一下,乔峰便随手将其丢到张亭光手中,略显放心地交:“张将军,麻烦你写份奏折,向皇上报捷吧!这劳民伤财的一战,总算结束了!”

自从赵孝锡封乔峰为安辽侯,张亭光也清楚,如今这位皇帝陛下,很器重这位安辽侯。原本他会以为,乔峰新上高位会很难接触。等合作后便知,对方觉得是个真汉子。

张亭光非常清楚,让出身契丹的乔峰,带领麾下的将士征讨大辽,本身就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可在行军打仗之时,乔峰从来没有半份慢怠过。

真要说乔峰跟他,会有一些问题上产生争执,更多也是对待那些辽军降兵,还有辽国百姓身上。直到后来赵孝锡发密旨,张亭光也不再跟其争执此事。

而随着大军不断深入大辽。一直担心这些降兵跟降兵会反的张亭光发现。大多数降了的辽人,还是愿意听从宋军的管制,很少敢重新犯上作乱。

如果真有犯上作乱的人。乔峰从来不用他们动手,会亲自带兵剿灭,这些曾经他保下来的辽人。这种铁血跟柔情,让知其禀性的辽人,也是敬佩不己。

从乔峰手中接过辽国玉玺,张亭光也很放心地交:“好,我这就让人八百里加急。将捷报送回京城。至于如何处置这些人,皇上先前有密旨。只要求将辽帝押解进京。

剩下这些大臣,还有降军跟百姓,皇上也交由候爷处置。只是有一点,胆敢再次谋反者。一律诛其全族。只要听从大宋管理的,一律视其为本国百姓对待。”

最后一段话,张亭光有意加大声音,说与这些弯腰站在马前的大辽文武百官所说。至于投降的辽帝耶律图,听到押解进京,也显得异常失落跟害怕。

也许是看出他脸上的害怕,翻身下马的乔峰,走到他面前语气平缓的道:“换做以前,我萧峰要给你下跪。因为你是大辽的皇帝,也是契丹人的皇帝。

可今天,你给我萧峰下跪。或许你会觉得,我是犯上作乱。可想想你们父子,这些年做的事情,有几件是为了契丹百姓呢?会落得今日之下场,只能说你们咎由自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