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乘船返回琉球之时,从友谊关出发的大宋驿卒。又将一封令大宋军民沸腾的战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赴京城。
一个李朝的疆域虽然不大。却是大宋建国后第一次扩充领土。这是赵孝锡的功劳,却是大宋军民的自豪。一时间,赵孝锡在民间的威望,自然也是急速提升。
随着李朝的覆灭。李朝李氏皇族全部押解进京,当一个未奉旨不得出京的质子皇族。真腊跟占城,这些与李朝接壤的小国皇族,同样也是人心惶惶。
那怕琼州府派出的使者,很明确的告诉他们,大宋无意吞并整个西南诸国。此次征讨李朝,更多还是李朝蔑视了大宋的威严,才导致之种亡国之祸。
可还是生怕琼州军会打来的他们,同样第一时间派出了使团。前往大宋国都进贡。而这次进贡的东西,是他们历年来最丰裕的一次,只会得到大宋皇帝的承认。
就算当个国王。他们也心甘情愿。没人再会幻想着,将本国的领土扩大。此次赵孝锡展现的力量,已然让他们为此畏惧,生怕大宋的大军会兵临城下。
相比陆路的报捷,在海上飘了近两天的赵孝锡,终于在新南城百姓的期待中。重新回归到新南城。而赵孝锡覆灭李朝的消息,已然在海外引起一片喧哗之声。
在此战当中。拉开战幕的宋朝炮船,此刻也在各基地还有琉球海军中正式出现。很多以往感觉,船坚寨固的海盗,在这次全面的清理当中,被化为灰烬。
炮船的出现,让沿海各番邦国,都意识到宋朝海军势不可挡的存在。这种在他们看来,根本就不能凭借人力去对抗的武器,也让他们在听到赵孝锡有子后,纷纷而来庆贺。
这段时间的新南城,因为赵孝锡添丁的喜讯,再次变得热闹了起来。这座建议在琉球的商贸之城,在此刻也喜迎四方客,展现着天朝上国的威严。
每个慕名而来的大宋人还有番邦人,看到这座毅立在海外孤岛的城市,也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更令他们觉得感叹的是,这座城市的人脸上,都扬抑着压抑不住的微笑与自信。
在很多未出过海的人眼里,琉球岛无疑是蛮荒之地。可正是这样的蛮荒之地,却上演着这样一场商贸奇迹。每天从这里运走或运来的商船,几乎都没怎么停止过。
虽然有不少海商,想过自己造船。可相比造船的成本,租用新南城的海船更靠谱。甚至这种租用过程中,出现货物遗失,新南城都会给予赔付。
渐渐的,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商业流通环节中,最主要的一环已然被赵孝锡给掌控。如果有一天,赵孝锡有需要航运队的时候,他一个命令便能让一些国家无船可进。
在赵孝锡看来,武力并非瓦解吞并一个国家的唯一方式。这种经济手段,渗透的更加神不知鬼不觉。现在那些商人,觉得新南城做了笔亏本的买卖。
等到将来赵孝锡动用这些渠道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本国的船运工坊,已然被挤垮。一旦失去赵孝锡的援助,他们连一条出海的船都没有。
当然,现在各国都沉浸于商贸带给他们致富的幸福中,没人会去想,单单租用这些海船,为何会发生这么多的连锁反应。而这恰恰正是赵孝锡所希望的!
看到来到城外码头迎接的新南城百姓,赵孝锡却没怎么驻步,直接骑着马略显急切,朝城中百姓挥挥手,便往城主府所在的方向赶去。
原本去码头迎接他的城主府佣人们,反倒比赵孝锡晚到城主。看到赵孝锡出现,守护城主府的武卫们,同样恭敬的单膝下跪行礼。
抛下一句‘诸位幸苦’,赵孝锡下马便往后院奔去。等到看到那些女人,惊喜交集的眼神,赵孝锡略显抱歉的道:“清儿呢?”
知道赵孝锡如此快返回琉球,是为了见一下,他生命中第一个儿子。对于这些王妃们而言,木婉清顺利产子,则意味着他正宫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同一时间,顺利领兵进入升龙的段誉,得知木婉清产子。也第一时间,让人分奔回大理,一来跟大理君臣通报战事结束,二来便是给父亲还有姨娘报喜。
做为大理公主,顺利的替赵孝锡产下世子,这无疑也是大理的喜事。得知消息的段正淳跟秦红棉,听到母子平安的奏报,也是笑的合不拢嘴。
第一时间,准备好前往琉球的行程。随着李朝被灭,大理跟大宋的融合,似乎又更近了一步。而在这点上面,段正明也开始放宽了边境的管控。
以往在李朝边境聚结的大军,此刻只许安居一些弹压地方的兵卒便行。其它的精兵强将,则开始往吐蕃还有其它边境聚集,让大理边防也安稳了不少。
虽然李朝只是一个西南小国,可它在西南却是一霸。现在这个霸主,被赵孝锡领兵,在短短一月时间便覆灭,消息传开令番邦也是大惊失色。
尤其是跟赵孝锡有冲突的吐蕃,更是担心赵孝锡将来,会不会领兵进攻吐蕃。在他们看来,吐蕃虽然地处高原,一般外来部队,很难在这里待住脚跟。
可他们都清楚,如果赵孝锡有能力覆灭李朝,很难说他没实力覆灭吐蕃。一时间,别说吐蕃这种番邦小国,就连大辽方面也十分紧张。